是啊,魏徵是李世民立的很成功很優秀的牌坊。
可是,牌坊很好當嗎?牌坊也不是人人能當啊。羅逸老覺得後世一些人,老說某某女星是“花瓶”,可花瓶,也得漂亮才能當,一般人只能當泥巴罐子。當牌坊,不比當花瓶容易啊。
牌坊就沒有意義了嗎?牌坊很有意義啊。和現在的道德標兵、勞動模範、先進、英雄等等一樣有意義。
李世民和魏徵本來就是作秀君臣,還特別成功。
這正說明李世民厲害啊!現代西方政客才知道作秀,李世民一個千年前的封建君主,就會作秀了,會宣傳營銷立人設了,怪不得能成千古明君。
李世民作秀有很多,比如吃蝗蟲、縱死囚什麼的。蝗蟲這個玩意兒,吃了估計嘴裡不是個滋味,這場作秀挺難的,李世民估計吃了一次,就不想吃第二次了,太難吃了這個。縱死囚,死囚不能老是縱吧,只能偶爾縱一次,老是縱,那人人都去犯法了。
最物美價廉、簡單便利的作秀方法是啥?納諫啊!可比吃蝗蟲容易多了。李世民早就發現了。
李世民打算好了,要把納諫做成貞觀招牌菜。玄武門後,李世民急需一個牌坊,和他當作秀二人組,進諫納諫。
選誰好呢?選秦王府老臣?不合適!那群人和自己一起打仗過來的,軍隊裡面隨隨便便慣了,說不定還見多了自己不那麼一本正經的一面,選他們,萬一演笑場了咋辦。
其次,秦王府老臣是貞觀時期當政的,皇帝不能和當政的懟來懟去吧。如果李世民選和房玄齡一起作秀,就算他倆演技好能不笑場吧,這也不合適吧。這兩個人懟來懟去,豈不是顯得朝堂不和諧,有重大的路線分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底下官員看見了,估計也要想,這可咋辦,我站哪邊呢,站首輔大人出來指責皇帝陛下,沒有那個膽子;站皇帝陛下出來指責首輔大人,也不行啊,下了朝堂,還是要當首輔的下屬,聽他調配幹活,所以也不能得罪首輔大人。
所以呢,李世民想了想,秦王府的不能選啊,還是選以前李建成的舊部好啊,不僅沒有以上的弊端,還多出來不少好處。
第一呢,能顯示自己寬容大度,連以前的仇敵都能容下,這下誰也不會擔心我翻舊帳報仇啦。
第二呢,能證明自己合法性啊,你看李建成的舊部,對我的政權如此積極,我多合法多有魅力啊。
選個和自己一起在朝堂上作秀的,也不容易啊。因為這個沒法寫好稿子背臺詞吧,要現場應變,直接來幾段長篇大論,還不能磕巴。
李世民試探了一下,覺得魏徵最合適。這是為啥呢,魏徵雖然別的方面一塌糊塗,之前經歷一敗塗地,可背起孔孟之道來,一套一套的啊,而且舉一反三,琢磨出來自己的“魏氏理論”了,張口就能說出花來。
別人憋半天,也就憋出個“愛民”來,這種水平,太丟人了,當不了牌坊啊。魏徵多厲害,“愛民”兩個字,他能翻來覆去說,引經據典說,洋洋灑灑作出大文章來,兩個字擴充套件成兩千字,還讓人心曠神怡,點頭稱是。
從此,李世民和魏徵,組成了著名的作秀二人組。李世民高興啊,找到作秀的同伴了,魏徵以後就當貞觀納諫招牌菜吧,聽起來又高大上,又有特色。
魏徵和李世民關係,確實比較好,但是和他倆所宣揚的什麼理想型君臣典範,差別還是很大的。
拿魏徵和李世民的親信對比一下,就能知道了:
首先李世民把實權了房玄齡,魏徵沒有太多實權。
房玄齡是首輔,管著尚書省,國家的大小事務,什麼人員調動啦,軍國大事啦,都是他在管理。
這種叫實權。為啥呢,因為皇帝沒法干涉你一舉一動,你自己決定咋批檔案,咋執行,咋調配人員。除非李世民天天搬個小馬紮坐在尚書省盯著房玄齡,否則是管不住他具體咋分配任務,咋處理人事的。
魏徵管理門下省,負責稽核一下檔案的,雖然有封駁權,但封駁權被用的例子,在整個唐代都沒有多少。魏徵還負責給皇帝提意見,這個決定權完全在皇帝手裡。魏徵完全在李世民的控制下,沒有什麼實權。
第二件事是用人大事,李世民一直問房玄齡,問魏徵的多是意識形態型別的問題。
武德元年,房玄齡剛認識李世民的時候,就給他蒐羅了一批人,塞進秦王府,其中就有杜如晦。李淵知道了,很不高興,馬上把這批人調走,削弱李世民的勢力。房玄齡說,其他人算了,一定要留下杜如晦。
這時候李世民都不太瞭解杜如晦,可一聽房玄齡說他好,馬上說,對對對,你都說這個杜如晦好,想必這個杜如晦真是太好了,一定要留下他。
直到貞觀末年,李世民仍然保持著這個習慣,他在外地,任用了一個人,都沒有等到自己回朝廷,就迫不及待找人去問房玄齡,我用的這個人咋樣。房玄齡說不好,李世民馬上說,對對對,你說不好,那就是不好,那就給他換個不重要的職位。
再看李世民問魏徵的都是啥樣的問題呢?意識形態型別的問題,比如“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
不過呢,即使擠乾淨水分,羅逸覺得魏徵和李二還是很不錯的,所以,為啥一定要認為牌坊和作秀不好呢?
皇帝願意作秀,說明願意勵精圖治啊,否則誰費心勞神樹個典型鼓勵風氣啊。
皇帝在意自己的形象,說明這個皇帝是個好皇帝啊,昏君暴君誰在乎自己的形象。
魏徵能當牌坊,說明水平了得啊,別的李建成舊部,本來和魏徵一樣有機會,怎麼沒當上牌坊?還是因為魏徵厲害啊。
所以說對於魏黑子,羅逸覺得其本身定位上就是正直的人,而且於公確實也對得起李二,因此這杯酒是應該敬的。
喜歡大唐稱心請大家收藏:()大唐稱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