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時,李淵差不多已經統一天下了。
不過,值得一說的是,在隋末這場逐鹿天下的戰事當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北強南弱。隋末最強的幾個割據勢力,如李密、王世充、竇建德、李淵等勢力,幾乎都在北方。而南方,除了蕭銑之外,其他勢力基本都比較弱。至少,相對北方的那幾個,是很弱的。在江浙一帶,當時有個叫杜伏威的割據勢力,在武德三年初就歸降了李淵。然後,在李淵的支援下,這個人很快掃平了江浙一帶,所以江浙一帶也算不戰而降。等到李淵打垮了竇建德的舊部劉黑闥以後,地盤徹底和杜伏威相接。這個時候,杜伏威並沒有什麼別的意思,而是直接去了長安,安心做一個太平王爺。
但問題是,杜伏威願意降,他麾下的勢力可不一定願意。
就在杜伏威抵達長安之後,他麾下一個很重要的大將,直接擁兵自重,再次叛出李唐。因為當時杜伏威的勢力,已經基本拿下了整個江浙地區,所以輔公祏這一反,整個江浙地區瞬間就丟了。
到了這時,李淵不得不派出李孝恭為帥,前去征討輔公祏。
順便說一下,當時的李淵,其實也沒有別的更好的選擇。他的次子李世民雖然更加能打,但是,先後掃平整個北方的李世民,聲威已經太大了,嚴重威脅到太子李建成的地位。所以,自從李世民打垮了劉黑闥之後,李淵基本上就不讓李世民再碰兵權了。
當然,雖然換上了李孝恭,結果還是一樣的。當時唐朝已經佔據了大半個天下,李孝恭麾下,又有李靖、李績等頂級名將。這要是還能輸了,李孝恭乾脆撞豆腐死了算了。
李孝恭出兵之後,僅花了不到半年時間,就滅了輔公祏。至此,唐朝徹底統一天下。
從整個唐朝統一天下的過程,我們也可能看出。北方的幾場硬仗,全都是李世民打下來的。而南方,則大多是由李孝恭打下來的。雖說前者難度肯定更大,但從戰功來看,其實相差不多。
但是李孝恭和李世民相差的,或許也就是李淵兒子這個身份而已。
掃平了整個南方的李孝恭,這時非但沒有任何得意,反倒開始有些害怕了。
因為他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當時作為李淵兒子的李世民,都尚且受到限制,何況是他這個侄子?至於像李世民那樣去爭取皇位,李孝恭很清楚自己的斤兩,乾脆就沒這個打算。
等到輔公祏被平定之後,這時的李孝恭,已經有了樹大招風的跡象。畢竟在當時,大半個南方几乎都受他轄制。就在這個時候,有人開始誣告李孝恭謀反。對於這項指控,李淵選擇了堅決徹查,將李孝恭召回了長安。當然,經過一番審查之後,發現李孝恭並沒有任何謀反的跡象,所以就把他放了,然後封為宗正卿,實封一千兩百戶。
後人推測,當時誣告李孝恭謀反這件事,極有可能是李淵在背後指使的。因為當時李孝恭的權力,實在是已經有點大的嚇人了。大到李淵不得不節制自己這個侄子。而透過這場子虛烏有的謀反案,先將李孝恭調回來,然後再徹底除去他的兵權,無疑是最好的選擇。當然,若是李孝恭真的有意要造反,那自然更好,可以提前查出來。可以防範於未然。
就這樣,自武德七年以後,李孝恭開始身居長安,做了一個安穩王爺。
身居高位、功勞極大,卻又沒有實權的李孝恭,其實最是安全。在後來的玄武門之變當中,滿朝文武基本上都需要站隊的時候,聰明的李孝恭是怎麼做的呢?他選擇了中立,既不幫李建成,也不幫李世民,因為他知道,無論最後誰坐上了皇位,他都是皇親國戚,何必去做那可能掉腦袋的事情呢?
事實證明,李孝恭的這個選擇是正確的,後來李世民登基後,並沒有追查李孝恭,而是對他繼續重用。
當然,李孝恭也知道“伴君如伴虎”的道理,雖然身居要職,但始終非常低調。到了晚年,李孝恭的郡王府中歌女舞女近百人,整日花天酒地,沉迷在歌姬舞女之中難以自拔,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十四年之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歷史上的貞觀十四年,李孝恭因病暴亡,享年五十歲。追贈司空、揚州都督,陪葬獻陵,諡曰元,配享高祖廟庭。
回顧李孝恭的一生,他能成功,能成為當時唐朝除李世民之外最大的一個功臣,主要靠三個優點:一是家世出身好:二是隊友太牛;三是自己相對謙虛,能聽得進李靖的勸誡。
而後來拿下了整個南方,完全可以說是功高蓋主的李孝恭,竟然還能平穩落地,安享晚年。最大的原因,恐怕就是他知進退,不貪戀權力了。
所以羅逸覺得李二作為殺功臣比較少的皇帝,可以說有因為他的原因,也有因為這些個武將都是識時務的。
尤其是李孝恭,觀其事蹟,羅逸覺得他對於李二的威脅其實挺大的。但是他卻能充分做到明哲保身。
而羅逸與他寒暄了一會兒倒是真的準備起身告辭。
“對了羅逸,其實本王有一事不知當講不當講。”
“河間郡王儘管說便是。”
李孝恭此時是接著說道:“所謂伴君如伴虎,哪怕是太子也同樣危險。本王惜英雄重英雄,你若是早生幾年,定當能夠在戰事上建功立業,但是現在,切勿鋒芒太露。”
李孝恭的勸告,羅逸此時聽了是由衷的點頭,可以說李孝恭是第一個這麼勸他的人,讓他心生感激。
只是,羅逸是真的有自己的事要做……
“河間郡王的話,讓羅逸受益匪淺,改日有空,定當登門拜訪。”
“很好。”李孝恭此時也是點頭,為了表示對羅逸的認可,算是拍了拍他的肩膀,也算是正式把羅逸認可為一個值得信賴的後輩。
羅逸此時也算是感慨,這尉遲敬德和李孝恭都是當世名將,連他們都在這個時候選擇明哲保身,現在他也該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鋒芒露過頭了……
喜歡大唐稱心請大家收藏:()大唐稱心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