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存亡之秋 > 第一章 鍾氏家族顯於世

第一章 鍾氏家族顯於世 (第3/3頁)

推薦閱讀:

鍾會笑道:“兄長怎麼能這麼說呢,我母親與我沒有任何針對你母親與你的行為,這些都是歷史造成的,我相信以你的胸懷氣度,不會計較這些。”

鍾毓微微點頭,道:“好吧,我不再多說了,你我兄弟共同努力,望早定平定叛亂。”

鍾會舉茶具道:“一定,等得勝歸來後,再飲慶功酒。”

鍾毓同舉道:“一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到了第二天,鍾毓離開洛陽,去往揚州。

那麼此時鎮東大將軍毋丘儉和揚州刺史文欽在淮南的叛亂情況如何?

二人邀請曾為曹爽心腹、夏侯玄好友的鎮南將軍諸葛誕一同起兵,但諸葛誕和文欽本來關係不好,所以便殺了二人派來的使者,並向全國宣佈二人叛亂。兗州刺史鄧艾同樣受到邀請,也同樣殺了使者,揭發二人叛亂。見諸葛誕與鄧艾皆不配合,毋丘儉和文欽只能自己單幹。於是二人在淮南壽春城城西築壇,展示明元郭太后詔書存疑),與諸將歃血盟誓,起兵勤王,討伐司馬師。具體用兵方面,由毋丘儉親率六萬精銳,渡過淮河,急速行軍,深入中原,意圖速戰速決,直抵洛陽。

在毋丘儉和文欽正式發動叛亂後,司馬師在鍾會等人的建議下,迅速做出反應,他親征淮南,又傾全國之力鎮壓叛亂。

司馬師命令兗州刺史鄧艾死守樂嘉,鎮南將軍諸葛誕進攻壽春,徵東將軍胡遵督青、徐諸軍出於譙、宋,徵南大將軍王昶北上夾擊,包抄叛軍後路,荊州刺史王基率荊州軍隊北上與自己會師後奔赴戰場。

於是四面八方的軍隊逐漸接近戰場,意圖將叛軍包圍而殲滅。

朝廷這邊反應迅速,叛軍形勢逐漸不利,軍心開始動搖。毋丘儉和文欽決定奮力一搏,扭轉戰局。他們夜襲鄧艾,卻意外發現是司馬師的主力部隊,文欽之子文鴦率一軍衝擊司馬師軍營,司馬師受到驚嚇,病情惡化,於是將指揮權交於其弟司馬昭。司馬昭下令反擊,文鴦所部勢單力薄,只得退走。之後叛軍逐漸陷入包圍,兩軍決戰,叛軍大敗,被殲大部,文欽、文鴦父子力戰突圍,南逃東吳。毋丘儉逃至慎縣,遭遇追兵,中箭而亡。毋丘儉小弟毋丘秀和孫毋丘重,南逃東吳。另外包括毋丘儉長子毋丘甸,毋丘氏與文氏兩家凡留在魏國的人,全被斬殺。

戰事結束,司馬師大獲全勝。

但司馬師本來眼上有瘤疾,經常流膿,身體情況欠佳,而這次又受到文鴦夜襲軍營的衝擊,驚嚇過度致使眼睛震出眼眶,使身體情況惡化。最終於曹魏正元二年正月二十八日公元255年3月23日),司馬師痛死於許昌,終年四十八歲。其弟衛將軍司馬昭接過軍權,統領六軍。

得知司馬師去世,曹髦命司馬昭鎮守許昌,負責內外接應,令尚書傅嘏率六軍回京師。曹髦此舉是想在司馬氏內部權力倉促交接之時,奪回司馬氏手上的兵權。

見到皇帝詔書,司馬昭感到為難,於是與傅嘏、鍾會一同商議對策。

鍾會告訴司馬昭,若留守許昌,必失去兵權。建議讓傅嘏上表,與你一同返回。當你把軍隊開到洛水之南屯兵駐守,再見機行事。司馬昭採納了鍾會的建議。

當司馬昭返回後,朝廷不得已,拜司馬昭為大將軍、輔政,以鍾會為黃門侍郎,封東武亭侯,食邑三百戶。

負責在揚州一帶安定人心的鐘毓,在戰事結束後不久也返回京城,升為尚書。

今日鍾家。

鍾毓、鍾會兄弟如約擺下慶功酒。

這次二人將酒宴選在家中後花園。

鍾毓先給鍾會敬酒,兩人對飲,鍾毓道:“之前蔣太尉蔣濟)說你是非常之人,大將軍司馬子元司馬師)贊你為王佐之才,今大將軍司馬子上司馬昭)也對你非常信任。我認為弟就是當今全國最優秀的人才。”

鍾會放下酒樽,道:“兄長過獎了。我只是藉助自己淺薄的智慧來報效國恩,量力而為罷了。”

鍾毓道:“父親是開國功勳,你我皆受到國家優待,報效國家,理應如此。如今新任大將軍成為輔政之臣,你認為將來國家之命運又將如何?”

鍾會想了想,道:“新任大將軍的個人能力或不及父兄,但依然是當世人傑,他智勇寬明,知人善任,四方英雄皆願為之效命。我相信,國家在他的輔佐下會越發強大,早晚必滅蜀、吳,一統天下。”

鍾毓點了點頭,道:“如今你為黃門侍郎,我為尚書,你我兄弟將繼續為國奮鬥,再飲一樽。”

於是二人又對飲,繼續交談。鍾毓如約將二子鍾邕、三子鍾毅出繼於鍾會。鍾會便以養父之身份,得到二子。

那麼鍾氏兄弟幫助國家平定毋丘儉和文欽的叛亂後,接下來又有哪些事等著二人去做,請看下一章:鍾士季母親傳記。

喜歡存亡之秋請大家收藏:()存亡之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說: 移民全球 大宋中興傳 明末之藩王崛起 大唐:李世民找我當大官 三國:我,開局選擇反賊陣營 水滸王倫 大唐:長樂賴在我家不走了 我就是要做皇帝 重生之烽火一生 快穿逆襲:炮灰寵夫 最後一顆子彈留給你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