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存亡之秋 > 第一章 鍾氏家族顯於世

第一章 鍾氏家族顯於世 (第1/3頁)

推薦閱讀:

豫州潁川鍾氏,是後漢至曹魏時期的名門望族,其代表人物是鍾繇。

鍾繇相貌不凡,聰慧過人,在後漢時期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司隸校尉,前軍師等官職,冊封東武亭侯。

曹魏建國後,他歷任廷尉卿、太尉、太傅等官職,名列三公,冊封定陵縣侯。

魏武帝曹操評價他:關右平定,朝廷無西顧之憂,足下之勳也。昔蕭何鎮守關中,足食成軍,亦適當爾。

通俗意思為:關西地區能夠穩定,朝廷沒有西邊的憂慮,這都是你的功勳。以前蕭何鎮守關中,為漢高祖備好充足的糧食和現成的軍隊,而你就像當年一樣。

魏文帝曹丕評價他:於赫有魏,作漢籓輔。厥相惟鍾,實幹心膂。靖恭夙夜,匪遑安處。百寮師師,楷茲度矩。此三公者,乃一代之偉人也,後世殆難繼矣!

通俗意思為:顯赫的魏國,成為漢室的藩屏,相國鍾繇,是魏國的心腹棟樑。恭敬地日夜操勞,沒有閒暇安穩居住。百官應該效法,讓這樣的行為成為法則和楷模。此三公太尉鍾繇、司徒華歆、司空王朗),都是一個時代的偉大人物,後世將很難再找到了。

魏明帝曹叡評價他:太傅功高德茂,位為師保,論行賜諡,常先依此,兼敘廷尉於、張之德耳。

通俗意思為:太傅鍾繇功高德茂,職位為師保,按照道義進行賜予諡號,這是常規,綜合他所任廷尉之職,就和於定國、張釋之的美德一樣啊。

鍾繇為官,受到曹魏三代統治者的讚譽。

另外鍾繇也是一位書法家。他對篆、隸、真、行、草等多種書體兼工,其書法古樸、典雅,字型大小相間,整體佈局嚴謹、縝密。

鍾繇和後漢的張芝被人合稱為‘鍾張’。他推動楷書小楷)的發展,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

鍾繇的家庭,他有數位夫人,其中貴妾孫氏代理正室事務,另有妾室張氏等。

鍾繇的兒子有孫氏生長子鍾毓、張氏生少子鍾會。

鍾毓,字稚叔,機靈敏捷,有其父之風。

鍾會,字士季,為鍾繇七十三歲所生,異常聰慧。

對於自己的兩個兒子,鍾繇皆喜歡,但更寵少子鍾會。

當時鍾繇看到魏國名士中護軍蔣濟字子通)曾經撰文道:“觀其眸子,足以知人。當我觀察這個人的眼睛,就瞭解這個人的特點。)”

於是當鍾會五歲時,鍾繇帶他去拜見蔣濟。

那是曹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

蔣濟見到五歲的鐘會,一眼便覺得這人另類,驚奇的對鍾繇道:“太傅,我觀少子之眸,並不簡單啊!”

鍾繇驚訝,道:“怎麼不簡單,子通快快說來。”

蔣濟又看了眼鍾會,道:“非常人也。他將來一定了得,甚至可以改變歷史。”

鍾會笑著對鍾會道:“兒啊,聽到了嗎,蔣先生對你非常看好,還不快感謝蔣先生。”

鍾會於是拜道:“士季謝蔣先生。”蔣濟笑著將他扶起。

一年之後,鍾繇去世,時年八十歲。

鍾繇長子鍾毓襲封定陵縣侯,而在朝中任黃門侍郎。

鍾繇少子鍾會時年六歲,他並沒有因父親離世而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學習,夜以繼日的用功讀書。

鍾毓為魏明帝曹叡分析如何對付季漢丞相諸葛亮的北伐。後來曹睿想大興土木,以此滿足自己的起居和遊玩,鍾毓進諫:“近年來水災旱災頻繁,國庫空虛,這類休閒的事還是等到豐收之年再做不遲。現在應當去關內開墾荒地,讓百姓耕種。”他的建議被採納實施。

曹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南下興兵伐蜀,遭遇挫折,大軍前進不得,曹爽不想退兵,想要增兵,於是鍾毓遣使上書:“我覺得高明的取勝之道,應該是不動刀兵;天下無敵的軍隊,雖然都進行征討,但不一定非要進行戰鬥才能取勝。如果能夠僅僅透過手持干鏚舞蹈就使得苗氏臣服,或者退避三舍化解敵人的鋒芒,那就用不著辛苦吳漢在江關征戰,或者讓韓信在井阱來往馳騁了。應該在找到合適的時機時就進軍,遇到困難也能夠退避,這才是自古以來征戰的道理。希望您能夠深思熟慮。”後來曹爽無功而返。

同年鍾會成年,他才技出眾,博學多問,尤其精通玄學,與名士、玄學代表人物王弼並知名。

最新小說: 回到明朝當海盜 三國第一軍師 芳魏 大明:家父九千歲 明末的王樸 大漢在逃天子 重生大明當昏君 末世之雍正帝妃傳 攤牌了我是假太監 全球戰國 山寨小相公 三國裡的MC玩家 大秦之我被祖龍偷聽心聲 這裡有家咖啡廳 1644我的帝國 非典型原始社會 穿越之萬古明君 快穿:每次都在玩養成 小王爺威武 鐵十字軍旗永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