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元贄在恐懼,如果自己所想都是真的,那麼天子的算計是何時開始的?還有誰是天子的黨羽?
——
”馬公公,你可還好?朕來晚了,這兩日政事勞雜一時卻未得空,唉,馬公公可要好生休養,朕確是離不開你“。李忱握著馬元贄的手輕輕搖晃著,滿面的悲傷和懇切。
”聖人,老奴無礙,倒是勞煩聖人掛牽了,此番這病確是難愈,恐難為聖人將用,故而奴婢願辭歸故里,還望聖人恩許“。馬元贄虛弱的言語著,眼睛卻一直偷瞄著李忱,府中人馬已是備下,現今就等著他的命令,或許今日大唐就該要變天了,只是他還在猶豫,天子入府會沒有後手?更重要自己看錯了李忱,那麼怎知那福王就不會如此了。
”唉,馬公公何出此言,你要好好修養,這大唐離不了你,朕也離不了你呢,近來你我確有些疏離,可這非朕所願,等你病好了,朕再好好與你言說,朕是想要與你君臣相得一世的“。李忱未做遲疑立刻出言挽留,此番前來是為了安撫馬元贄的,自己的謀劃還未成,此時亂不得。
”嗨,隨聖人便是了,對了,聖人可還記得孟秀榮“?馬元贄突然問到。
“似有所聞,哦,想起了,孟公公也是有些時日未見了”。李忱嘴角略抽搐了一下,有些猶豫的說到。
馬元贄心下一沉,果然,當年的王才人事果有蹊蹺,如今這孟秀榮可是宮中內養,雖是無職權但也是恩寵不絕,天子如何會忘?難道這孟秀榮是天子的後手?
到底要不要現在留下天子呢?
——
吐突士曄昨日得了密令,一旦天子暴崩便扶立李溫登基,這只是口令,坦率說沒什麼意義的。而且他也並沒有什麼把握,剛剛接任了神策軍還未理順,馬元贄的耳目太多了,便是清理也要些時日的,如今這等大事如何能瞞過?最重要的是李溫他不熟悉,雖是知道這位從前好玩鬧的鄆王如今很是得寵,可這和自己沒什麼關係的。扶立天子要有所獲才是關鍵。
天子出宮了,吐突士曄也好不容易尋了些親信之人出了宮,便在長樂坊附近遊弋,一旦生變即刻入十六王宅先搶了鄆王。至於這鄆王是拿來做利益交換的籌碼還是如何另說。
——
天亮了,鄭助已經收拾好了行囊,城門一開便走。自己雖是走不了的,但是家小必要離開。
他並不如何擔心自己的安危,滎陽鄭家可不是尋常的世家,便是泗州有變想來至多是囚禁起來,輕易不會害了性命。
——
下邳失陷容易的讓武雋咋舌,城中只百十人的守卒,武雋僅傷了幾人便在內應的配合下取了下邳。泗州的不設防讓他甚是欣喜,只要陳權處不出差錯這事便定了。
——
“吱吱”聲響起,臨淮的守衛打著哈欠推著高大的城門,一邊還罵罵咧咧的吼著想要出城的百姓。每一天都是這樣過的,著實有些無趣。
“準備,城門開了即刻衝過去”。陳權丟了嚼爛的野草沉聲命令到。
——
1唐順宗和唐憲宗之死都是謎,歷史上很多種說法,近幾十年來史學家根據記載越來越傾向於順宗是為憲宗和內官所害。憲宗也是如此,是為內官和郭太后所害。而郭太后之所以參與是為了穆宗即位。當然具體什麼情況不知道,故事所需而已。
2蔡京,唐朝政治家,詩人。初為僧,後德令狐楚賞識入仕。
3王才人之死記載很複雜,《新唐書》說其是武宗死後殉情,但是更多的發現表明其在會昌五年便死了。
李德裕寫的《兩朝獻替記》中記載了其中之事:“自上臨御,王妃有專房之寵,以嬌妒忤旨,日夕而殞。群情無不驚懼,以謂上成功之後,喜怒不測,德裕因此進諫”。
《孟秀榮墓誌銘》裡也記錄了孟秀榮因王妃事被貶。而這個孟秀榮是武宗年權宦,宣宗繼位後立刻召回受賞。
還有張祜寫的《孟才人嘆》詩序中也寫了武宗時有一位孟姓專寵才人被賜死,但是這姓孟和姓王自是不同,後人多認為這是避諱之言,更是借了孟秀榮之名假代。
喜歡唐徒請大家收藏:()唐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