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時半個月,積攢了足夠六萬大軍使用三個月的軍糧,又蒐集了渤海灣內一些漁船、商船用來幫助大軍轉運糧食、補給後,朱慈烺便決定出兵關外了。
當然,他沒有忘記阿布奈那兩萬多人,不過眼下天氣漸漸寒冷了,朱慈烺考慮到阿布奈的人馬需要回到察哈爾草原上幫助部落人民移動到風雪小的地方過冬,還有需要有一隻兵馬攔住從遼東千里回蟎洲的濟爾哈朗,所以朱慈烺便命他回到了察哈爾草原上。
遼東是一片好地方,這裡雖然寒冷,但地形平坦,又有許多河流,沿岸的黑土地非常肥沃,是一塊極為優質的農業生產基地。
朱慈烺知道,在後世,遼東就成為了中國重要的商品糧食基地,每年往外輸出大量的主糧,養活了中國南方許多人。
不過現在,由於蟎洲軍事貴族圈地、蓄養奴隸,對這裡產生了極大的破壞,所以如今的遼東並不是一塊能向外大量輸出糧食的寶地。
而是一塊連養活蟎洲貴族、八旗都很困難的苦寒之地。
因為萬曆、天啟、崇禎年間,蟎清逐漸蠶食遼東,將漢人朝廷的勢力從這裡完全驅逐。
在戰爭中,大量漢人農民死亡,而且有許多土地被拋荒。
在後來的統治中,又因為蟎清的統治殘暴不仁,蟎洲人管理無方,於是大量漢人奴隸揭竿而起,或逃亡關內,或勇敢地向蟎洲人反抗。
這又導致大量人口的減少,即便蟎洲貴族們多次從關內擄掠人口回來,也很難讓這裡的經濟得到恢復。
遼東想要達到明朝中葉的盛況,恐怕只有等後世闖關東這一歷史事件出現後,才能達到。
不過,朱慈烺橫空出世,遼東恢復以前的盛況,恐怕用不了多少時間了。
只要環境合適,能保證基本的生活資料,人類的繁衍速度是非常快的。
這也是為什麼每到戰亂,中原人口就減少到千萬左右,而當天下太平後,不出幾十年,人口就能多達幾千萬之多。
六萬大軍一共分為水陸兩路,其中朱慈烺親領陸路軍四萬餘人,從京城出發,途徑山海關,第一個目標就是錦州。
而水路軍則由操江提督徐宏基親領,沿著海岸線一直行駛到遼東半島附近,然後奪取蓋州衛、金州衛。
朱慈烺出城後,得益於良好的補給狀態,又加上有驍騎衛、御前侍衛親軍大量騎兵作為斥候,軍隊偵察範圍非常廣闊,大量步軍只需要埋頭走路即可。
所以行軍速度相當快,一天能行走足足五十里路。
要知道,明軍可是行走在敵軍佔領的地區,又沒有什麼道路,而且士兵全憑一雙鐵腳板,沒有什麼工具可以藉助。
喜歡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請大家收藏:()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