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將軍,城牆被我們轟塌了。”一個炮手看到山海關南側城牆被猛烈的炮火轟塌,興奮地手舞足蹈。
“哈哈,還是火器厲害啊,來人,給我上火箭,讓這些韃子見識見識我們大明的厲害。”
陶定軍口中的火箭是一種類似於煙花,但是裝藥更多,裡面還塞了碎瓷片的土製火箭彈。
從外形上看更像後世英國的康格里夫火箭,不過這可不是朱慈烺畫個圖紙讓陶定軍去仿照的。
而是朱慈烺提出要有廉價的曲射火力後,陶定軍以及大量工匠的智慧成果。
其實英國康格里夫火箭,還有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火箭,靈感大多來自幾百年前中國的火箭,只不過中國的火箭發展一直沒有走向規模化,大型化,成為後世火箭彈一樣的火箭。
這點很是可惜,不過主要原因是戰爭的烈度不需要,而且中國人的戰爭大多是在自己的領土上進行的。
試問,又誰會願意在自己的國家使用這種威力極大,但精準度極差,一不小心就會破壞本國的武器呢。
再說了火箭所需要的火藥很多,想要達成同樣的戰略戰術目標所付出的成本很高,對中國人來說並不划算。
畢竟這是一個大國,卻不是盛產火藥的大國,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材料硝石甚至要從廁所裡刮取,為數不多的火藥要優先供給火銃手和炮手。
其實火箭炮手的陣地早就構築好了,火箭炮的架子也早就架好了,只不過為了避免發生意外,所以火箭彈一直沒有放上去而已。
在得到陶定軍的命令後,很快火箭炮手們就將火箭彈安裝到了架子上,在指揮官的一聲令下,便點燃了火箭。
只見上百枚火箭在空中飛舞,發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下凡的天兵天將一樣。
“你們看,天上那是什麼,真好看。”
“是天兵下凡了嗎?”
無數滿漢、朝鮮士兵呆呆地望著劃破黑夜的火箭,就好像在看煙花一樣。
大規模曲射火力在中國很少見到,火箭又經常被用來放煙花,所以此刻無論什麼經歷、民族計程車兵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在天空中發出耀眼光芒的火箭的危險性。
下一秒,發射到天空的火箭一部分開始掉頭向下,往山海關內大小建築,還有清軍的頭上飛去。
還有一部分因為質量問題,在天空中竟然提前爆炸了,發出了絢爛的橙黃色光芒,看上去漂亮極了,還有驚天動地的響聲。
甚至有一部分火箭向山海關的兩邊飛了過去,在空中做不規則的布朗運動。
萬幸沒有一枚火箭掉頭嚮明軍的陣地上飛去,否則陶定軍和大量的炮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活不了。
現在陣地上堆積了大量的火藥、彈丸,簡直就是一個露天的火藥庫。
又過了幾個呼吸的時間,火箭終於落地了,大量的火箭彈或在落地後不久爆炸,或在即將落地前爆炸,雖然又很多都沒有打到關鍵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