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武衛前軍的統帥則是一位老兵,世襲千戶,之前在開封城下使用紅夷大炮幫助張勇、史可法敲開開封城的陶定軍。
張培綸想要重用擅長使用火器的軍人,於是直接讓他從一個指揮四五百人的炮兵指揮官,一躍成為了一個指揮八千大量裝備火器的軍隊統帥。
在裝備和兵員到位後,他便立刻率軍趕赴山海關下,幸好現在長城以南幾乎都被朱慈烺平定,路上沒有任何危險。
否則他這幾千新兵出城,一旦遇到敵軍的野戰部隊,幾乎和白給沒有區別。
雖然火器的威力驚人,除了盾車這種大型防禦工具外幾乎無法抵擋,至於紅夷大炮,天底下更是幾乎沒有可以抵擋者。
可威力再大,也得打的準才行,否則豈不成了後世紅白喜事上放炮助興的儀仗隊了。
京城到山海關的距離非常近,一個上午的功夫陶定軍這一部武衛前軍便來到了山海關以南二里開外的地方安營紮寨。
不過他們並不孤獨,和他們一路的還有金吾前衛五千多個大兵。
這是朱慈烺害怕新組建的火器部隊出現意外,所以特意安置的,如果火器部隊在面對山海關時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那就讓冷兵器部隊強攻。
金吾衛這五千多人雖然幾個月前還是普通人,不過他們跟隨朱慈烺從揚州一路殺到潼關,再一路殺到京城,大小戰鬥也打了十幾場了,活下來的人全都可以稱之為老兵。
就算單單他們這一部攻打山海關也不成問題,畢竟裡面的真韃子就三百人,大多數都是漢人、朝鮮人偽軍。
只不過步兵強行攻城的話一定會死傷慘重,畢竟金吾前衛的軍營中可沒有專業製造攻城器械的工匠。
頂多能打造出來一些雲梯、衝車、盾車罷了,使用這樣的器械攻城,從攻城技術水平上講,也就比清軍、農民軍稍微強一點。
畢竟在曠日持久的戰爭中,清軍和農民軍都用鮮血交了學費,學到了很多先進的軍事技術,現在蟎清最喜歡用的紅夷大炮還是當初投降的明軍帶過去的呢。
想要保持對農民軍、清軍的絕對優勢,朱慈烺想來想去,還是隻有大規模使用火器這一條路。
當初明太祖、明成祖輕而易舉地把元人趕回草原,靠的不就是火器嗎,成千上萬火器發出,就是再強大的衝擊騎兵也抗不住。
當然,要是明軍的火器先炸膛,那扛不住的就是明軍了,這也是明朝末年軍隊戰鬥力日益低下的原因。
本來士兵疏於訓練,作戰意志薄弱,靠火器射擊還能勉強取勝,可等到火器出了意外,炸膛了,那就只能兵敗如山倒了。
在安營紮寨以後,陶定軍並未急著指揮軍隊攻城,而是先讓炮手和銃手先到城下開幾槍,放幾炮,訓練一下。
反正朱慈烺現在舉全京城之力供養這隻火器部隊,他們物資充裕的很。
傍晚,將近黃昏時分的時候,山海關城牆上的守軍忽然發現城外的明軍運來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與之一同的還有許多馬車。
“你們看,那是什麼?”最先發現城外明軍異動的是一個朝鮮兵。
“是火炮,快稟報將軍。”他的同伴眼神好一點,發現了一些黑黢黢的大鐵塊,敏銳的他立刻反應過來這是明軍的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