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點你們不用擔憂,我早就讓內務府出去採購糧草了,如今準備的糧草足夠旗手衛、錦衣衛、金陵神機營以及金陵京營這三萬多人使用兩個多月。”
明朝不僅僅在京師有京營,因為金陵是南都的緣故,在政治軍事上幾乎和京師一模一樣,所以也有和京師幾乎相同的京營。
但不同的一點就是,金陵京營沒有三千營,而且總的來說人數上比之京師京營要少,神機營加上五軍營也就兩萬人上下。
“陛下,北伐只有這三萬人豈能成事,我看還是先命各地衛所,選派精銳過來,再一邊從民間募集勇士、壯丁,訓成一隻新軍,而後再北伐也不遲。”
眼看糧草後勤的問題不能阻礙朱慈烺,勳貴誠意伯劉孔昭又站出來說。
出兵北伐,其實對他們而言不是什麼很好的選擇,如果有的選的話劉孔昭這樣的勳貴情願永遠都不出徵。
因為大明的爵位是世襲罔替,不會降等的,他們是既得利益者,自然不希望局面被打破了。
而一旦出兵北伐的話,他們就要派家中子弟出戰,如此一來,必然死傷慘重,他們可承受不起。
可是不派家中子弟的話,又會有新的一批勳貴站出來,憑藉戰功取代他們的地位,這是無論如何勳貴們都不願意見到的一幕。
“唉,你們不知,江北四鎮共計有戰兵十二萬,其餘未在編制之戰兵、輔兵不計其數。”
“而且山東濟王有義軍二十萬為我所用,歸德府有張勇帶兵三萬人,武昌還有寧南侯左良玉八十萬人鎮守。“
“我大明各地的衛所更是有兵丁百萬,不管怎麼說,我朝兵力足有百萬之眾,而無論韃子還是闖賊,都不過區區數十萬。”
“優勢在我們這一方,卿等大可放心。”朱慈烺的表情,好似推銷保險的業務員一樣,大有我保證,你放心的樣子。
聽了朱慈烺的話,就連錢謙益這個手無縛雞之力,肩不能扛,手不能挑的文臣都在心中對他的說法嗤之以鼻。
錢謙益心想,騙鬼去吧,要是真按你說的,朝廷能幾十年都鎮壓不住農民起義,最後反而被流寇攻陷京師。
熟知兵事的勳貴魏國公徐宏基、誠意伯劉孔昭更是要吐了,就大明的軍隊,說的好聽點是兵,可要是拉出來打仗,說不定連鄉間械鬥的農民們都不如。
寧南侯左良玉的八十萬人甚至只是個說出去吹吹的數字而已,左良玉雖然搜刮有道,把武昌搞的雞飛狗跳,可想要養活八十萬兵,傻子也知道是不可能的。
不過朱慈烺這麼一說,這些文武大臣們才想起來他有那麼多軍頭支援,想要出兵打仗並非一件難事。
見眾臣不說話了,朱慈烺便說“錢謙益,你去草擬一篇檄文,到六月一日,出兵北伐那一天,我要召開誓師大會,這檄文要散佈全城,同時命翰林院庶吉士們到軍中以百戶所、哨為單位宣講。”
喜歡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請大家收藏:()大明太子的全面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