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置好一切後,朱慈烺想出府散散心,卻發現為了給崇禎皇帝祭奠,天下三日內不得從事任何經營性的活動,尤其是娛樂業。
而且身為皇太子的他,按照禮法必須在皇宮中親自祭奠守靈,幸好福王討厭看到他,讓他在府中祭奠即可,要不然他還得天天到皇宮裡跑。
終於三天的期限結束了,其實大家的心都沒有放在給崇禎祭奠上,而是想著以後該怎麼爭權奪利。
所以這三天的期限結束以後,街道上的店鋪便又照常營業了,朱慈烺又可以出去玩,出去見識見識明代的金陵,這座繁華的人口高達一百餘萬的大城市。
走到朱雀大街上,朱慈烺看到有一處茶館人聲鼎沸,便想過去湊個熱鬧,走近了一看,發現這些人竟大多是頭戴方巾、儒冠的文人士子,因此更加好奇起來。
“張超,劉寶,你們兩個給我在前面擠擠,讓我看看裡面到底在做什麼。”朱慈烺才十六歲,發育不完全,沒有什麼力量。
所以就想到了讓張超和劉寶幫他擠出一條道路的主意。
張超身為錦衣衛百夫長,人高馬大的,又身體強壯,那些來聽書的多是文人,沒有人擠得過他,不一會兒張超就為朱慈烺擠出來一條通路,把他帶到了裡面。
只見人群面前放了一張漆黑如墨的實木桌子,後面坐著一個鬍鬚發白的老頭子,他手拿摺扇,在哪裡說書。
一旁張貼的聯子上還寫了柳敬亭說書這幾個大字。
“今天就講到這裡。”柳敬亭一拍驚堂木,朱慈烺身邊的聽眾就一鬨而散,不一會兒就走的七七八八了。
葉凡想不到自己的運氣竟然這麼差,剛擠過來湊個熱鬧,結果人家就不說了,真是讓人鬱悶。
而且還是碰上了柳敬亭這個名家,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說書人,後世評書的祖師爺,葉凡遇上了卻聽不到,真是可惜可惜。
不過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葉凡想聽評書聽不到,卻見到了一群自己怎麼都找不到的人,那就是復社的公子哥兒們。
“柳老的評書真是動人心絃,聽之好似身臨其境一般。”一個身穿青衣的翩翩公子對柳敬亭拱手說道。
柳敬亭見那人拱手而言,也趕緊回禮,說“哪裡,哪裡,老頭子這不過是些旁門左道,哪裡比得上侯公子你們讀書人的文采。”
柳敬亭口中的侯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明末四公子,河南歸德侯朝宗是也,因為躲避李闖戰亂,同時應考科舉,所以他南下金陵生活。
柳敬亭此言發自肺腑,侯方域他們也知道,大家四目相視,哈哈一笑就把這個話題給帶過去了。
朱慈烺聽到柳敬亭時候侯公子,覺得可能是那個侯方域,於是走到他們身邊,說“這位侯公子可是河南歸德侯朝宗?”
“哦,竟有人慕候兄之名而來。”一個臉似刀削,充滿剛正之氣的公子聽到朱慈烺的話,對侯方域說。
“你是?”侯方域記得自己沒有見過朱慈烺,奇怪他怎麼會來找自己,而且看他的頭飾也不像是個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