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依舊沒有重回禦座,只在群臣中間踱步,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百官心尖上,實在讓人緊張得很。
偌大的正殿,只能聽見長公主殿下的腳步聲。
“楚王全心為國,值得嘉許,不知過去這些時候,在座諸位思索出何種良策能助幽州退敵。”
滿朝文武,支支吾吾。
長公主殿下開始沙場點兵,“兵部尚書有何高見?”
被點到的兵部尚書只恨笏板太小遮不住全臉,若是獻了計策,不論殿下采納與否,他自此一定被視為長公主一黨。
可若是一言不發,誰知這殺神會不會讓他當第二個禮部尚書。
三息之內,長公主沒聽到聲音,便站定,回頭看向兵部尚書。
沒再聽見腳步聲,兵部尚書心提到了嗓子眼,撲通一聲跪了下去。
“啟奏殿下,北狄雖善戰卻並非鐵板一塊,幽州主帥雖對敵經驗尚淺,但勝在知己知彼。”
兵部尚書吞了口唾沫,一疊聲道:“臣以為可派將馳援,幽州主帥從旁協助,定能克敵制勝,攻無不克。”
長公主問道:“不知依尚書之見,派遣哪位將領前往幽州馳援最為合適呢?”
一旦開了一個頭,兵部尚書底下的話順當許多,他挺直腰桿,字句有力,“戚家二郎,長樂。”
長公主眯了下眼睛,暗罵一聲老狐貍。
“對於此人,群臣可有異?”長公主輕飄飄一句話,卻如重錘敲得百官腦袋嗡嗡。
吃不準是該說有,還是該說沒有。
長公主再次頓住,嘆了口氣,似是不耐。
這一聲嘆息逼跪半片,不甚整齊地嚷著聽憑長公主決斷。
慕鳳昭卻不再提,卻盯著方才禮部尚書躺過的那一塊地方說道:“那退朝吧,至於新任禮部尚書,我本宮會同皇兄商議過後著人補缺。”
長公主終於高抬貴腳,站到禦階之上,給百官留足了退下去的空間。
文武百官一邊心有餘悸想趕緊離開這是非之地,一邊又想盡力維持風度,走得頗有些滑稽。
即便如此,也在頃刻之間退了個幹淨,只餘下齊相和楚王二人。
“舅父可還有事?”長公主的聲音實在太過平靜,半點不像對齊相的舉動感興趣的樣子。
齊相此時那還能拿身份託大,行禮之後才試探提道:“戚長樂他——”
“那舅父是有更好的人選推薦嗎?”
齊相沒錯過她語氣裡的輕諷之意,也不敢再貿然提及。
轉而說道:“不知太後鳳體可安,臣想去向太後請個安。”
擱在從前,他遞個口信也便去了,無人敢阻,今時不同往日。
慕鳳昭,可不像陛下那麼宅心仁厚。
“雪寒風重,舅父還是回府好好保重,待哪日陰霾盡去,自有相見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