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氏那個女人十分勢力,不會放過這樣大好的機會。
換句話說,即使沈氏那妖女在慶安鎮還沒有待夠,想留在慶安鎮繼續斂財,也不至於留這種要命的人物在身邊。
那女人雖然愛玩了些,容易被男色迷惑心智,可她更在乎性命,連性命都沒有了,其他的都免談!
所以一定不會被搜出什麼不好的東西的,他現在甚至有些後悔,如果沒對沈氏下死手就好了,如果沈氏還活著,可定會無所不用其極的給她和自己辯解,那女人的口才好著呢,活的也能說成是死的,肯定比他的話更能打動齊王的心。
哎,可是現在後悔也無用了,只能在心中自我安慰著。
一定不會被發現的,一定不會被發現的……
如果這次能順利通關,他一定去寺廟捐上一大筆香火,然後卸任離開慶安鎮,找一個誰都不認識他的地方平淡的度過一生。
這樣的日子他實在是遭不住了!
現在最首要的事是熬過齊王的搜查。
也怪他之前沒有沒有時刻讓人注意府裡的動向,如果他時時刻刻都讓人關注著府裡,此時也不用絲毫沒有準備而惶恐不安了。
說到底還是怪沈氏那個妖女,因為她的存在他一向不愛管府裡的事。
或許他早些時候殺了沈氏那妖女就好了,先前不僅是怕沈氏那妖女手中的把柄,只要他出其不意,也能像今日這樣飛快的殺了沈氏那妖女,至於她手中的把柄根本不足為懼,且不說整個慶安鎮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只要沈氏那妖女的人敢往京城的方向走,必然立刻被抓住。
就算到了京城,也不用擔心,京城裡鄭家的眼線遍佈整個京城,沈氏的人剛一露面交出證據,鄭家的人就會注意到將人帶走。
畢竟他給鄭家送了那麼多東西,鄭家收的心安理得,如果自己被發現有什麼不對,一定會供出鄭家的,保他就是自保,鄭家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至於其他人,他根本不害怕。
他之所以不殺沈氏那妖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他不能有自己的子嗣,需要用沈氏來掩人耳目。
畢竟沈氏的濫情很多人都是知曉的,定然以為是她玩壞了身子所以才不能生育子嗣,而他對沈氏一往情深,才寧可為了不要孩子也守著沈氏一個人,拉近了和百姓的距離感,讓百姓因此而擁戴他。
——連妻子給他戴綠帽子的情況都能忍受,側面說明他是一個寬和的人。
雖然殺死沈氏再娶新的妻子也可以用他思念沈氏,不肯與新的妻子圓房而沒有子嗣,可既然那麼深情他為什麼要續娶,有違他的形象,損害他在鎮上的口碑。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新娶夫人進門,同住在一個府上,作為府裡的女主人有些事情是逃不過她的眼睛的,萬一她撞破了什麼,與她的家人說漏了嘴,那是要命的事。
這一點沈氏就不會,雖然她常常用那些事情來威脅他,可不管是他還是沈氏都知道她不可能跟人說出去的,因為他遭殃了她同樣也逃不掉。
沒有到撕破臉皮無法共存的情況下,即使是沈氏,也不見得樂意用那樣的方式魚死網破。
而她和孃家的關係不好,當初自己的身份求娶她家也算是高求了,她是府中的原配嫡女,而他所求娶的是繼室嫡女,為什麼?
當然是因為繼室的那個女兒更得他岳丈的寵愛,多少能給他提供一些助力,而且那個繼室的女兒母親的嫁妝豐厚,想來也會分給她不少。
而沈氏那妖女,週歲後母親便去世了,外家也是無情,將她母親的嫁妝全部要回,白點沒有給外孫女留下。
沈氏那妖女的父親因此記恨岳丈家,連帶著對女兒也看不順眼。
甚至在沈氏那妖女的母親去世沒有滿一年的時候就娶了新的妻子,繼室進門,對待前任夫人的兒女,最開始都是要看丈夫的態度的。
如果得丈夫的喜愛,自然要寵著捧著,等她得到丈夫的心,生下自己的兒女,再慢慢挑撥他和前面那位的兒女的關係。
如果關係不好,那更簡單了,無視他們即刻,甚至有的小心眼的還會欺辱前任夫人的孩子。
而沈父因為前任岳家過於冷酷無情的做法,對逝去的妻子遷怒,一個沒有給他生下兒子的女人,根本不值得他去尊敬。
所以繼室進門後,他帶著繼室去拜祠堂的時候甚至不讓她給原配行禮。
要知道,大乾格外注重禮法,即使繼室夫人也是嫡妻,可面對前任原配嫡妻的牌位還是要恭敬的行禮的。
沈父的做法無異於直接告訴繼室夫人,不用把原配看在眼裡,即使她去世前沒有下堂,在他讓她不用給原配牌位行禮的那一刻起,原配便已經成為下堂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