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至於我為什麼知道這些,其實還是要歸功於我的太爺爺,就是之前提到的那個請乞丐避雨的心懷良善的慈愛胖老頭。
其實我太爺爺一生也是極清苦的,正值壯年時,意氣風發,過年時與人爭強鬥狠,偏偏要去喝那“百家酒”,結果第二天早上發現自己的眼部神經全部被酒精燒燬了,從此他就成了盲人。
但他非常樂觀頑強地面對今後的生活,他自從瞎了以後,就自學算命謀口飯吃。因為祖上本來就是書香門第、讀書人家,所以太爺爺還是很有讀寫算命基礎、頗具慧根的,他很快就掌握了這項技能,成了遠近聞名的算命師傅。
等太爺爺死後,家裡人都還保留著他活著時候的習慣,天天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唸叨兩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太極生兩儀,兩儀合四象”之類的話。我常年在太爺爺留下的故紙堆裡玩耍,再加上家裡人的耳濡目染,所以對《易經》的大致內容還是比較熟悉的。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先天伏羲卦和後天文王卦,但要說起《周易》真正的作者,應該算是伏羲、文王、周公、孔丘四人合著。我要是沒記錯的話,其核心內容應該分為陰陽、五行和八卦。
而我們所處的山的山型剛好就是中規中矩的三角形,並且有非常明顯的三截分界。而這第一截,也就是山腰至山腳的這一大段,碗墓的座標竟然與《周易》中六十四卦卦眼的方位暗暗相合,但是它又有所差異,也就是碗墓連起來並不是一個首尾相扣的完整圓形,而是一個微微上揚的、延山體盤桓而上的螺紋型。
為什麼會這樣呢?我想可能是為了與第二截的山體建立聯絡,本來,《周易》的本質就是世間萬物連綿不斷的聯絡與發展。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建這個碗墓群的人可真是一個了不起的高人,竟以一整座山為壇做陣,以山川河流為祭,那得有多大的氣魄才能辦得到!
想到這裡,我腦中忽然猛地一震,會不會是……我立刻奔出帳篷去找雲杉,問他知不知道是什麼人建了這個墓群,他搖搖頭,說目前只能確定玄黃門的人把書放在了真墓裡。
於是,我跟他講了自己那個大膽的猜測,我覺得就是玄黃門的人負責建造了這個墓群,不然他們也不會如此輕車熟路地找到真墓,並且把書放進去。
齊關洲皺皺眉頭,彷彿在思考我說的話,然後神情嚴肅地說我並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
我掏出我畫的草圖遞給他看,說古墓的位置彷彿正好合乎六十四爻的位置,這麼專業的做法,除了玄黃門,我還真想不到第二個人了。
齊關洲激動地雙手微微顫抖著接過紙來,我也可以理解他的心情,畢竟這麼多天沒有進展了,所以現在只要有半分變數他都會異常重視。
只見他嘴裡輕輕唸叨著“乾、坤、坎、離、震、巽、艮、兌”,並於山的座標一一認真比照,最後猛地一拍大腿:沒錯,就是這個理兒!他激動地有點語無倫次了,上竄下跳、張牙舞爪,就差沒親我兩口、把我抱起來轉圈圈了。
我尷尬地乾咳了兩聲,叫他還是注意控制一下情緒,畢竟任務才剛剛完成一半,還是不清楚真墓的具體位置在哪裡。我想,要是雲杉在這裡就好了,他肯定能一下子就看出來玄機。
山分三截,每一節分別對應《周易》中的什麼呢?如果第一截對應的是八卦元素,那剩下兩截呢?
我若有所思地回到了自己的帳篷,看見夕霧正在裡面翻著我碼在床頭的草稿……
喜歡探秘者說請大家收藏:()探秘者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