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且先說那個讓謫仙李太白既愛且恨,值得他揮毫潑墨、繡口一吐的那半壁盛唐。它,一直是中華五千年文明史上最璀璨的那顆明珠,一直是無邊無垠江山大地上最讓人神往的神域。它的偉大不光在於那足以稱霸世界的強兵壯馬和興榮百業,更在於它一手締造了代表著古代世界最高水平的燦爛文化,留下來無數個浪漫奇幻、動人心絃的故事。而其中最膾炙人口的當屬楊妃與唐明皇的生死之戀了。
那日,馬嵬,六軍不發,他們沉默著、他們駐足著、他們等待著,他們與這場沉默的戰事毫無瓜葛,但他們每個人同時又是這場世紀謀殺的始作俑者。終於,有人催逼著他的主上動手了,但快刀斬亂麻,真的可以永絕後患了嗎?他、他們期盼著,懷著微茫的希望。
此時,那抹明黃,顯得是那麼渺小和暗淡無光。他心裡清楚大勢已去,此時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懦弱、無助、自私、茫然、害怕、瘋狂和些許深情卻如海水般絲絲氾濫,逐漸要漫上他曾極力堅守的高地。
他知道外面那些人的意圖是什麼?呵,不就是退位!現在擺在他面前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立刻死;要麼如狗一樣再多苟延殘喘幾年,哼,我的好兒子,只怕還會給我按個什麼“安樂太上皇”的稱號來折磨我呢!
前半生叱吒風雲,最後卻落得個如此下場,難道這就是所謂天道?看著眼前這個雙目赤紅、梨花帶雨的女人,自己發誓相守一生的女人,突然感到心臟像被緊緊攥在手裡一樣疼。自己捧在心尖尖上的人兒,今天卻難逃要因為自己的錯誤而葬身的命運。
頭腦突然清明起來……“不!我要親自送她走!如果我不默許這場屠殺,當叛軍殺了我之後,又會怎麼對待她呢?那會是不可預期的巨大痛苦……”他緊攥著雙拳錘向坐榻,顫抖著顫抖著。
他顫抖著輕輕擦去身邊可人兒腮上的淚,對她說:“朕要為你保全作為貴妃的最後的尊嚴。”
她是個相當聰慧的女人,她明白這個男人已經為她奉獻出了全部,揹負了一切可能的指責和罵名,只是可惜得很……不能共赴黃泉了。
貴妃上前,褪下腕間昔日跳霓裳羽衣舞的手串贈與君王,退後幾步,回頭璀然一笑,取白綾。
天寶十四載,楊妃自縊而亡;寶應元年,玄宗崩。
“如何四際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陰陽昏曉,風雲更迭,一轉眼幾十年過去了,經過了盛世的繁華後,唐朝如同一個垂垂老矣老人一般,迅速步入了人生暮年。
皇帝昏庸,國力衰弱,讓這個曾經繁榮強盛一時的朝代烽煙四起、支離破碎。南詔入侵、農民起義,讓本就焦頭爛額的中原朝廷更是雪上加霜。
播州,乃唐西南地區交通中樞,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又豈能落入外族賊人之手?於是權臣獻計:招募世間悍將,迎戰入侵之敵,如能力挫,便許永鎮斯土!
楊端,太原楊氏家主,貴為太原令,但他的野心卻從不止於此,於是做出了一個讓家族命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決定:響應號召,入“播”參戰。
他飛跨兩千公里,親率八姓子弟兵,斬殺羅閩部族,力挫蒙古鐵騎,建立奇功偉業,以鐵血手腕收復播州。
金鑾殿上,他恭敬萬分地跪在那個掌世間生殺大權的小孩子腳下,身體由於過分緊張有些不由自主地微微顫動,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滾進眼睛裡,他甚至都不敢抬手擦。
皇帝大袖一揮,朗聲說著早就準備好的說辭:“……復播有功……特命永鎮斯土為宣慰使……”
心裡的大石頭終於落了地,楊端就像洩了氣一般癱軟了下來。
正待退朝,小皇帝突然怔了怔,對匍匐在地的楊端說道:“此外,朕念你功高,特賜弘農楊氏族寶雕花手串一副,太原楊氏從此位比弘農……”隨後,又像喃喃囈語一般:“昔日楊妃與玄宗皇帝情深,每舞霓裳曲,必以此相配,玄宗以琴相和,宮人驚為天人……後藏於七巧玲瓏寶盒之中,朕每念及,感懷甚篤……”
楊端雙手接過的那一霎,忽然覺得腕上有千斤之重,它是一個象徵,或者說是一個節點。恍惚間,他看到了整個家族的騰飛,和那被無數英靈染紅的羅閩河水;也看到了自己和子孫今後變化無常的命運,和那片將為之不懈奮戰且殞身不恤的疆土。
喜歡探秘者說請大家收藏:()探秘者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