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府,曹變蛟得到這個訊息之後,也是痛心不已,潸然淚下,孫守法,從崇禎二年就跟隨他們曹氏叔侄的老將,沒戰死在當年的松錦之戰,沒想到最後戰死在了禹城這個小地方,但是禹城三千守軍全軍殉節,無一人投降,也激勵著所有大明將士。
“大將軍……”宋獻策知道曹變蛟傷心,但是事情重大,他還是不得不向曹變蛟通報。
“宋先生,有什麼事情就說吧!”曹變蛟也是平復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未來的膽子依舊很重,容不得他有多少時間去惆悵傷感。
宋獻策應了一聲,將手中的一份公文呈送到曹變蛟面前,說道:“朝廷急報,張慎言張閣老三日前病逝了,皇上來旨意詢問,該由何人接任次輔之位。”
“天斷了大明擎天一柱啊!張閣老通識時變,勇於任事,可謂是幹濟才,我北伐之業正酣,後方之事,皆賴張閣老坐鎮朝野,穩定朝局,這個時候張閣老病逝,乃我大明之不幸吶!”
曹變蛟此刻更是傷心不已,張慎言耿直剛烈,性情純正,這些年曹變蛟致力於軍旅之事,朝廷一直都是靠著張慎言坐鎮,才沒有鬧出什麼變故,現在在這個節骨眼之上,張慎言突然病逝,對於曹變蛟來說,是極大的不幸!
“那次輔之位,該由何人接替!”宋獻策問道。
“你代我草擬書信回覆皇上,次輔之位,除袁繼鹹之外,無人最為合適!”曹變蛟也是隻能如此了,袁繼鹹有文天祥之豪氣,性情剛直不屈,內閣之中,現在最合適的人就是他了。
“卑職明白!大將軍,眼下禹城已經失守,清軍不日即將南下與我軍會戰,還望大將軍保重,大將軍乃三軍之靈魂,若是大將軍沉浸於悲傷之中,恐將士們心有所累,到時候恐於戰事不利,還望大將軍明鑑!而且我們的計劃已經籌備妥當,是不是該行動了?”
“多謝宋先生提醒,我明白,放心吧,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你讓眾將軍前來吧,我與他們商議一下接下來的戰事!”
“遵命!”宋獻策看到曹變蛟如此,也是點點頭,下去準備去了。
隨後,李定國、賀珍、張鼐、高一功、陳錦、祖大樂、劉天駟都是來到了,看到曹變蛟眼睛溼潤,知道曹變蛟是為孫守法戰死的事情而傷懷,他們無法感同身受,不過對於孫守法他們也是敬佩萬分,對於曹變蛟如此模樣,也是心下感動。
“諸位,清軍南下在即,禹城已經失守,最後後日,清軍就會兵臨城下,眼下我們的軍力和清軍還是有些差距的,不過我已經有了對策,我們死難的百姓和將士,我不會讓他們白死的,這一次我要給洪承疇這個逆賊送一份大禮,讓他知道叛國之惡果!”
“我等皆願效仿孫將軍,為國死戰!”
“好!傳我軍令,全軍上下,立即掩護百姓,撤離濟南城,告訴百姓們,清軍即將南下,未免濟南百姓遭到他們的屠戮,請百姓們立即遷徙南下,暫且前往長城嶺山林之中避難,我軍將放棄濟南城,掩護百姓南下。”
“什麼……”
所有人都是愣在那裡,懷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聽錯了,曹變蛟這是要撤退的意思嗎,濟南城,他們好不容易才打下來的,怎麼未戰就先丟棄了呢,所有人都是想不通,覺得曹變蛟是不是說錯了。
還是祖大樂率先站了出來,問道:“大將軍,我們好不容易拿下濟南城,還動員百姓相助,修葺了城防,不就是為了對付清軍嗎,為何現在不戰而逃,末將想不通。”
“想不通就不要想了,照我的軍令去做就是了,放棄不是逃跑,我們這是戰略轉移,待幾日之後,諸位就會明白我的心意了,告訴三軍將士,務必要遵令而行,城中百姓,一個都不能留下,告訴他們,我曹變蛟以後會還給他們一個更好的家,若是我做不到,就讓他們挖了我曹家的祖墳就是,我曹變蛟也引頸謝罪。”曹變蛟目光凌厲,不容置疑的說道。
“遵命!”所有人不明白曹變蛟的用心,但是看到曹變蛟如此堅決之色,也是不再言語什麼,都是紛紛領命而行。
濟南前往泰安州的官道之上已經擠滿了人,有明軍軍卒,還有從濟南撤出來的百姓。 為了這次撤退,曹變蛟身邊的一眾文官都是費盡了口舌勸說百姓,好在曹變蛟在百姓之中威望甚高,他們並沒有起來鬧事,而曹變蛟似乎早有準備,開始遷徙之際,就有數千輛騾馬幫助百姓搬運物資,並且還有士卒指揮人員撤離,算得上是有條不紊。
官道上突然傳來一聲巨響,緊跟著人喊馬嘶聲不絕。
“生了什麼事情?”曹變蛟看到前面堵滿了人,也是策馬上前察看起來。
“大將軍,一輛馬車倒了,堵在路央。”
曹變蛟一聽,也是下馬上前,之見一輛大車馱載這七八個大箱子,因為太重,櫞木折斷,倒在路中央,十幾名軍卒拼命的想要把大車扶起來,可是車上的物品太重,以至於車輛紋絲不動的躺在路上。如此一來,原本寬闊的路面頓時變得狹窄起來,後面的車仗,更不得不停下,使得路面頓時擁堵一處。
“這是誰家的,裡面裝的都是什麼?”曹變蛟當即問道。
“回大將軍,這是小民的大車,裡面裝的都是書籍。”
“不要抬了,把車仗掀到路旁,清空道路,這裡面要是孤本,你挑出來馱在馬背上,若是一般書籍,就直接丟了,以後再買便是。”
“可是那車上的書……”
“在重要都沒有人命重要,傳令下去,將不必要的東西都給我丟了,以後他們要什麼,我曹變蛟賠給他們便是。”曹變蛟催翻身上馬,厲聲斷喝。
將近子時,濟南城北方向,出現了一隊鐵騎,清一色白色棉甲,乃是清軍正白旗驍騎,遠遠的看著那一片死寂的濟南城,城門洞開,所有人都是也不由得有些發愣。
就在他們愣神的時候,一人從城內飛馳而出,所有人都是戒備起來,等他們靠近的時候,只見一個穿著明軍服飾卻留著滿清發型的人一臉媚笑的來到陣前,笑道:“諸位大人,莫要誤會,小人乃是明軍參將馬吉翔,小人是來投靠大清的,明軍已經撤離濟南城了,小人偷偷脫離他們在此恭迎諸位大人。”
領軍的碩詹聞言,也是對著身邊一個牛錄吩咐道:“你們進城查探一下,看看是否屬實!”
“嗻!”當下這個牛錄繞過馬吉翔,帶著一隊人馬衝進了濟南城,一炷香之後,才飛馳回來,向碩詹稟報道:“大人,真如此人所言,城內空無一人。”
碩詹這才放下心來,上前對馬吉翔說道:“你能夠棄暗投明,實屬難能可貴,本將事後自會向朝廷表你之功,你現在說說,明軍都撤往何處了?”
“多謝大人,他們都撤往泰安州了,那裡山嶺起伏,他們想在那裡與朝廷的大軍糾纏,現在他們只有三萬人馬而已,且還攜帶著二十萬百姓,若是追擊的話,還來得及!”
碩詹點點頭,隨即對斥候說道:“你去告訴洪承疇洪尚書這邊的情況,我們暫且先入濟南城,等待洪尚書的軍令!”
隨即碩詹帶著五千人馬進入濟南城中安歇,馬吉翔也是輕車熟路,為清軍帶路指點,很是殷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