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位都是萬曆年間出生的老人了,歷經四朝生活,你們可以問問他們,萬曆年間他們過的是什麼日子,天啟年間、崇禎年間過的是什麼日子,如今又是過的什麼日子……我們為官者,要與民同在,不要總是自詡高人一等,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別忘了,你們當真很多人都是農家子弟,這不是什麼恥辱,而是一種幸事,因為你們歷經人生酸楚辛勞,更能體會到什麼叫做甜。幾位老人家,你們都說說吧,這些年日子的變化……”
聽到曹變蛟詢問,站在最前面的一個老者當即也是跪了下來,曹變蛟也是連忙上前扶起他,吩咐周圍士卒說道:“去,給所有老人家拿張坐墊來。”
“是!”士卒也是連忙去做了,甚至連請示皇帝都沒有。
坐墊很快就拿來了,老人也是繼續說道:“萬曆年間,小的時候倒是還可以,每天都能吃到白米飯,可是到萬曆後期的時候,就不行了,賦稅重了,說是遼東征繳剿餉,但是也能吃飽了,後來天啟年的時候,基本上差不多,不過很多官員每年都是徵繳兩次賦稅,說是朝廷的意思,我們當老百姓的也不知道,到先帝的時候,日子就難過了,繳納的賦稅越來越多,越來越重,知道這幾年,朝廷免了一應苛捐雜稅,日子才漸漸的好過起來……”
“我們也是差不多,每年農閒的時候,就去大戶人家打些散工,整點銀子貼補家用,後來將自家的田地直接寄存到了他們的名下,可以少繳納些賦稅,只不過要一些租子,朝廷新政之後,田地回到了自家的手中,賦稅也低了,也不必再那麼做了……”
一個一個的老人先後站出來開口講述自己的事情。
“諸位,都聽到了吧,新政是帶給了老百姓實惠的,朝廷的賦稅有了規定,確定的數目,沒有那麼多的苛捐雜稅,當然,這樣做,老百姓是得了實惠,但是有些人坐不住了,因為朝廷的開支需要錢,攤到了他們的頭上,這些人是誰,江南的富紳們,以前她們無需繳納賦稅,現在不僅僅田地要繳稅了,連工坊也要繳稅,他們覺得朝廷是在盤剝他們,我就想問一問在場的諸位,你們家裡的田為什麼就不需要繳納賦稅,就因為你們在朝廷任職,你們就有了特權嗎,你們的特權是誰給你們的,是你們口中的孔聖人、孟子、老子還是誰,據我所知,當年孔夫子為了惠利百姓,還懲治權貴三桓,剝奪他們的特權,難道是孟子教你們的嗎,孟子不是說過,民為重的話嗎,怎麼,諸位都忘了不成?”
“今天皇上與我在此與你們見面,就是為了向所有人宣誓,變法圖強,決不罷休,誰要是當不了我大明朝的官,可以告老還鄉,只要你們不去當清廷的走狗,不觸犯我大明的法律,你們想做什麼,都可以,不想做的,想為皇上分憂,為朝廷分憂,為百姓分憂的,那就好好去做,不要陽奉陰違,否則皇上不會饒恕,大明的律法也不會饒恕,尤其是貪汙納賄之徒,太祖爺當年制定明文,官員貪汙超過六十兩的,就剝皮實草,誰要是不想嘗一嘗,就管好自己的手,一文錢都不要亂收,一棵白菜也不要亂拿,殊不知小貪成鉅貪,都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
“大將軍所言,亦是朕之所言,爾等身為大明臣子,就要恪盡職守方是,朝廷已經增加了你們的俸祿,足夠你們養家餬口了,要貪汙那就要做好殺頭抄家的準備,不想你們的妻兒淪為賤奴,那就不要做違法亂紀的事情!”朱慈炯也是接著曹變蛟的話說道。
“臣等謹記大將軍教誨,謹遵皇上之諭旨!”
“好!從即日起,諸位回去之後,端正自己的一顆心,要辦實事,辦好事,勿為惡,只要長記前車之鑑,就不會成為我大明朝的蛀蟲。”
“大將軍,今日就暫且如此吧,讓大家都回去辦公吧,天色也不早了,辦完事也好回去過節,朕也有事想與大將軍商議。”
“臣遵旨!”曹變蛟也是拱手應道,隨即宣佈散會,眾人這才緩緩退去,都是壓力山大,曹變蛟也是明言警示,誰要是以後犯事,那就是自尋死路了,不會得到任何人的同情的。
回到武英殿之中,內閣的幾個人也都是在場。
“朕正有一事要請大將軍操心,這也是兩位太妃的意思,就是朕的皇姐的婚事,皇姐如今已經年方十八,到了該出嫁的年紀,實在不能再耽擱下去了,太妃請朕儘快著手處置此事,朕又不知該當如何去辦,所以還需要大將軍和諸位卿家共同議一議才行。”
“皇上,其實此事在去歲年底的時候,臣就與其餘諸位都商議過了,也留下了為公主籌辦嫁妝的銀元,一共是三千塊,還有錦緞六百匹,珍珠珊瑚之物各百件,臣等先前也商議過,只不過還不曾決定,今天正好決定下來。”
“那大將軍說一說,你們準備為皇姐選擇誰為駙馬?”
曹變蛟也是給張慎言使了一個顏色,張慎言也是上前答道:“臣等商議之後,覺得公主乃皇家貴胄,雖斷了一臂,然選駙馬,依舊不可自降身份,當擇取才德兼備之人方可!臣等倒是擬定了幾個人選,一個是黃淵耀,南洋經貿司少卿黃淳耀之弟,受業於其兄黃淳耀,得兄長所講的全部大意,平常談論道理論說道德時,常常說出兄長所沒有談到的地方,性格潔好耿直,不隨和人交往,以德行聞名;第二個是翰林院編修王錫闡,十七歲那年,時值清軍南下,南京失陷,他以投河自盡表示盡忠當朝,遇救之後,他又絕食七日,後來雖因父母強而復食,去歲考中科舉入了翰林院,才德皆稱善;第三個是吳江舉人潘檉章,年二十即綜貫百家,上至天文,下及地理,無不通曉。尤酷愛史學,注重鄉邦文獻、鄉賢事蹟的蒐集整理,現編《松陵文獻》一書,乃當時俊傑……”
“皇上,臣以為,不如先將他們招進宮內,以為皇上講經為由,到時候讓公主自己選擇,不知道皇上意下如何?”曹變蛟當下也是提議道。
朱慈炯也是微微頷首,讚道:“大將軍此法甚善,那就如此行事吧,張閣老,這件事就由你來主持,大將軍要兼顧軍政之事,這些事情就由你來費費心了。”
“臣等遵旨!”當下曹變蛟等人都是沒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