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船之上,海水泛泛,海燕驚驚,曹變蛟端坐在船艙之中,品著手中的清茶,也是十分的悠然自得,他以前可不會這些,但是做到了這個位置,也是漸漸變的儒雅起來,跟著柳如是、寇白門她們變得斯文,跟著李巖、程天一變得雅緻,所以也是開始品茶自娛。
“好茶啊,沒想到我只是說要上幾斤,淺嘗輒止,沒想到鄉民們如此熱情,給了我一大包,足有百斤,我這得喝多久啊,回頭你也那一些去,再給他們都分上一些,算是我送給他們的禮物好了!對了,錢可給了嗎?”
李巖也是輕輕抿了一口茶,笑道:“大將軍放心吧!我已經問過何斌,他說這山茶往年的的價格差不多都是二兩銀子左右一斤,我給了他們兩百塊銀元,讓何斌代交給他們。”
“那就好!二百塊銀元,對我們來說不算很大,但卻足以養活很多家庭多年了,我做過調查,在嶽州境內,一個老百姓一家四口的話,一年只需要三兩銀子的活錢,就表示他們這一年吃飽了,在南京稍微多一點,但是十兩銀子也是足矣,所以兩百塊銀元,不能不給。”
“也不知道北方局勢如何,滿清雖然去歲受創,但於他們整天實力來說,卻並沒有受到多大的損害,我覺得他們是不會坐等我們自滅的,肯定會有所動作,只是不知道他們會如何安排?”
“放心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們以守待攻,就是慢慢耗,也能拖垮他們,北方經濟糜爛,他們若不能穩定局勢,無需我們強行攻擊,他們也會自己垮掉的。”對此曹變蛟還是比較有信心的,滿清先前急於南進,想以南方的經濟來彌補北方的蕭條之態。
“話雖然如此說,但總歸心裡不踏實,我是不相信朝廷裡面的那些官員,大將軍不在朝主政,我是擔心他們怠政,或各謀私利,或相互攻訐,若是如此,又有幾人能夠專心務政,去操心推行大將軍的新政呢?”
“你說的有道理,我不在,他們免不了會有所懈怠,我也不是很放心,不管滿清是否會有所動作,反正我們也已經回來了,回到晉江之後,歇息一日,我們就準備回京,有大木在,我相信福建這邊暫時不會有什麼事情,加上還有陳子龍暫時駐紮福州,協助穩定福建局勢,想來也不會有什麼情況發生的,不瞞你說,其實我更擔心的是張獻忠,他能不能頂得住清軍的攻勢,若是清軍仿效當年西晉滅吳,從上而下對付我們,那麼四川之地首當其衝,我真不知道張獻忠的人馬是否能夠堅持得住。”
就在曹變蛟為張獻忠擔憂的時候,清軍那邊已經開始謀劃攻勢了,在考慮到南明有舟師之利,巡防黃河兩岸,此乃清軍之軟肋,加之沿河防線曹變蛟佈置了重兵,多達十一萬大軍,後面鳳陽又有數萬精銳曹將軍隨時可以北上迎戰,清軍決定暫緩對南明的攻勢,該從川中進兵,先趁勢奪取四川,而後搶佔雲貴,這樣就可以對南明形成大戰略之上的包圍,而且清軍已經探聽清楚,雲貴之地的明軍守備軍力薄弱,而一個張獻忠他們根本就沒有放在心裡,所以決定趁著夏季之前確定好作戰方案,隨即籌備糧餉,而後待秋涼之際,立即出兵攻取四川,最好是能夠將張獻忠收歸麾下,那樣平白無故可得數十萬兵馬,配合南下進攻,必將事半功倍。
為了國家大利,這一次多爾袞也是做出了重大的犧牲,派出正在駐守山東的豪格,作為靖遠大將軍,節制西北所有兵馬,和衍禧郡王羅洛渾、吳三桂等將統率滿漢十萬大軍,全力向大西進兵,還有先前的大西軍叛將劉進忠為嚮導,隨同指引清軍南下,準備在秋涼之後立即進兵。
“據我們的細作探報,清軍在西安大量集結,連山東的豪格都到了西安,清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準備對我大西下手了,前番多鐸在江南吃了大虧,他們現在不敢貿然對大明下手了,以為我大西是軟柿子,所以想對我們下手,你們都說說吧,眼下該當如何應對?”
成都,大西國皇宮之中,一身龍袍的張獻忠也是愁眉緊蹙,清軍戰力絕不容小覷,這一點他很清楚,大明也是先敗後勝,這裡面與曹變蛟善於用兵之道,同時也是因為大明與大清乃是世仇,所以一大批忠烈之人會敢於效死,但是大西國內會怎麼樣,張獻忠不敢保證,有了第一個,就會有第二個,害怕的人不會少,戰事不利之際,想投降的人也不會少,大明尚且如此,何況大西國呢。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清軍想要對付我大西軍,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尚有精兵十數萬,可戰之將數百員,久經戰事,對父皇忠心耿耿,都願意為父皇效死。”艾能奇當下也是第一個站出來答道,他是個粗人,沒有那麼多心思,就想著戰。
“父皇,兒臣以為,此事還需要從長計議,滿清南下,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巴蜀多險要,我們完全可以憑險而守,節節阻擊,消耗掉他們的銳氣,等他們不支之時,我們就可以反守為攻,而且我們還可以向大明的曹變蛟求援,我們雙方簽訂了盟約的,我們失敗了,他們也會很危險,唇亡齒寒的道理,曹變蛟是個聰明人,自然明白,還請父皇寬心便是,滿清此來必敗無疑!”
相比較於艾能奇,孫可望則要顯得圓滑的多,他是最早跟隨張獻忠的人,除了作戰勇猛之外,因為圓滑機靈,所以才會最得張獻忠器重,對他是重點培養的。
“可望所言甚是,與我所想一致,川中多險要,就是劉進忠也不是完全瞭解,我們完全可以憑險而守,一步步的消耗清軍的銳氣,而後待他們軍心不穩之際,全軍反撲,到時候必可效仿曹變蛟之舉,全殲南下清軍。”
張獻忠當下也是讚賞的看了一眼孫可望,讓孫可望也是十分高興。
“你們各自回去,集結兵馬,準備軍械,籌備糧餉,清軍在準備,我們也得在他們出征之前全部準備妥當,只要清軍敢來,到時候我們就讓他們有來無回!”張獻忠當下也是吩咐道,讓他們全部準備去了。
孫可望也是站起來說道:“父皇,兒臣願意領兵前往駐守漢中,以解父皇之憂患!”
“好!我兒壯勇,那就由你前往漢中駐守吧!”張獻忠也是樂得此事,不必他親自前往了,自己可以繼續留在成都,打仗的事情,就交給下面的人去好了,他畢竟現在也是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