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蔥薑蒜翻炒,加豆腐塊,杏鮑菇翻炒均勻,再加蓮藕片和黃瓜翻炒,可以充分吸收鍋裡的辣味,翻炒到蓮藕、黃瓜變色出鍋即可。
另一道則是鮮香為主的素乾鍋,
把還差兩分熟的菜盛到可以加熱的鍋裡,等待便熱邊吃,那樣味道更佳濃郁,乾鍋料也充分被菜吸收充分。
兩道烤魚,一道是麻辣味,一道是番茄味的,吃起來會更加解膩一些。
魚早先已經經過鹽和料酒的醃漬,可以直接取用。
青菜和竹筍洗淨切段備用,醃漬好的魚撒上花椒粉,孜然粉,辣椒粉,均勻抹好,刷油,接著在烤饃饃的爐灶裡烤,大概半個小時,畢竟溫度不能與烤箱相比,在超過倒由,爆香蔥薑蒜,辣椒、泡椒,豆瓣醬,然後加適量的清水,老抽,醬料,白糖,大火煮。
芹菜、竹筍倒入,繼續煮。等香味出來時再撈出等烤魚出爐再淋上去。然後才熱油爆香辣椒辣椒、淋油,撒香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準備好鍋。底下均勻鋪炭火,不可太旺。”
接下來就是另一道鮮香的番茄味烤魚,和麻辣的差不多,只是濃汁中加入番茄、豆腐,在裝飾的平底鍋鋪好香菇和白菜裝飾、解膩,在出鍋時撒上生的豆芽裝飾。
“先上冷盤和飲品。”忙著烤魚的同時顏菱墨也已經做好了芒果檸檬汁、百香果青檸汁,都是非常簡單的果汁,最適合這樣炎熱的夏季,即清爽又解膩,瞭解到貴客中有女性,甜味芒果檸檬更受歡迎些,而百香果酸中帶甜,兩種選擇也不衝突。
第三種選擇就是涼茶了,一改熱菜,也更適合男的。
“菜上的差不多了吧?”顏菱墨問。
掌櫃此時剛招待回來,看錶情似乎反響還不錯。
“顏姑娘,你可幫了大忙了,他們都很喜歡那道冷盤和飲料。”
那就好。希望素菜和葷菜都能滿意吧。
“可以上素菜了。”
她在捏丸子,等差不多就可以炸了,剛好和魚一起上。
魚剛烤出來,但需要架上平底鍋悶煮十分鐘左右,讓濃郁的湯汁充分進入魚,原本可以直接上,但是怕那些人等不及就直接吃,一嘗味道偏淡又該被退回了。
“顏姑娘真是能幹啊,魚都能做得這麼香。”掌廚們誇道。
“可不是,顏姑娘看年紀輕輕的,怎麼懂那麼多千奇百怪的吃法?”
“人不可貌相啊!”
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的顏菱墨打斷了他們:
“你們快別說了,弄得我這麼厚臉皮的人都不好意思了,菜系重在創新嘛,但是經典菜系也可以做到出奇制勝,這和很多因素相關的。”比如酒店的裝潢、和其他菜系的搭配,像今天若單獨出兩道烤魚,反響肯定不差,但是若一整套冷盤、主菜、飲品、甜品下來,賣的是服務,其他細節不至於成為喧賓奪主的主角,也不至於拖後腿,她要的就是細節錦上添花。
經典菜系廣為流傳,很多人都會做,比如什麼東坡肉、糖醋排骨、水煮魚等,味道也參差不齊,但若是有功底的名廚其實很都可以做且味道都不會差很多,各有千秋,可放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服務體系、不同的流程、不同細節搭配中又會起不一樣的效果。
就像現代很多人去吃東西,很多時候是衝著店的名氣、品牌效應、熟悉人的推薦、很多人蜂擁而至而產生的好奇心、獨特氣氛等等去的,那樣的店做出的東西不一定多好,但是人們願意為那想象中的氣氛去消費。
“上烤魚吧。”
顏菱墨嚐了一下湯底,覺得剛剛好,味道已經沒有那麼濃了,想來魚肉應該吸收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