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四章大和大佑
原野老爺年少時結識了一位摯友,名叫大和大佑,為躲避饑荒,兩人一道西行到了北陸道越州足羽縣。
大和大佑極具經商天賦,在生意場上如魚得水,很快便開起了鋪子,賺了錢,在經營商給過原野姥爺不少幫助和提攜。
然命運的捉弄,大和大佑的愛侶年紀輕輕便撒手人寰,用情至深的男人終生不曾續弦。可到底抵不住日複一日的思念,沒幾年便患了病,身體每況愈下。
原野老爺看在眼裡,也為友人難過。出於多年的情誼,他毫不猶豫地決定伸出援手,為大和的病症四處尋醫問藥。
他的善舉讓大和感動不已,病重期間能有朋友相伴也確實讓他心裡好受了些,於是就邀請原野老爺帶著夫人一同搬到自己修養的別院。
起初,原野夫婦對待大和大佑可謂盡心盡力。原野夫人每天清晨都會精心挑選新鮮的花朵,遣下人放置在大和的房間,淡雅的芬芳彌漫在空氣中,為纏綿病榻的人帶來愉悅,還會研究藥食,悉心照料。
原野老爺更是不辭辛勞,四處打聽有名的大夫,為友人尋來珍貴的藥材,並且他常常陪伴在友人身邊,講述外面的趣事,幫忙處理店鋪的問題,盡最大程度為大和排憂解難。
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和的病情愈發嚴重,毫無好轉的跡象,而治療所需的藥材卻是越發珍貴,價格高昂得令人咋舌,每一次診療更換藥方花銷都如同巨石,沉甸甸地壓在原野夫婦的心頭。
不知從何時起,原野夫婦內心形成了一個共識:大和大佑在此地無親無故,亦無子嗣,一旦因重病離世,他的家産無所屬,自然是應該落到一直盡心盡力照顧他的人身上。
由此出發,二人的心態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被那巨額的開銷所困擾,雖然給出去的都是大和的錢財,但是他們還是會感到不捨,就好像是自己掏出了這筆錢來。
漸漸地,每當夜深人靜,原野夫婦躺在床上望著華麗的天花板,交談的不再是對友人病情的擔憂,而是對金錢消耗的煩悶。
“這病簡直就是個無底洞啊!”
“僅此來的答複也說治不好了,只能拖著,可這一副藥材就要一萬三千錢,比先前翻了快一倍,這可還得了!”
“不如還是用先前的方子吧,這幾年連著換過多少次方子了,總歸都不見起色。”
“是啊,我有時候都在想,是不是那些個閬中看我們診金給得高,所以故意上門來騙我們的錢財。”
“要是這樣那可真就太糟糕了,我們得想個辦法化解這一切!”……
於是他們開始計劃起來,先是遣散了大和家的家僕,再是四處宣揚大和大治病已經燒空了家底,需要他們夫妻將自己的營生收入補貼進去。
一傳十十傳百,原野夫婦成了縣上交口稱贊的善人,連帶著原野家的營生也紅火起來。
終於,在一個烏雲密佈的夜晚,原野夫婦做出了不可饒恕事情——他們顫抖著雙手,將毒藥混入了為友人熬製的藥湯中。
從原野手中接過藥碗,大和不疑有他,一飲而盡。
毒性很快在體內發作,大和的臉上露出痛苦的神情,扣撓著喉嚨和胸口,身體不停地抽搐。原野夫婦在一旁看著,內心充滿了恐懼和愧疚,但為時已晚。
當夜,大和大佑便離開了人世。
妥當安排好了友人的葬禮,原野夫婦靠著大和的財産和眾人的口碑,置辦了商戶,打通了流通要道,獲得了百姓青睞,産業越做越大,一躍成為了足羽當地的豪門。
誰也沒有懷疑過大和大佑的死,原野也心安理得過上了名利雙收的奢華日子。
一年之後,原野夫人誕下原野篤京。
這孩子來得突然,對他二人來說可謂老來得子,意外之喜,是故大宴賓客,上至縣首代官,下至黎民百姓,同喜同樂。
原野篤京自幼便眉清目秀,非常聰慧,也孝順二人,夫婦倆一直將孩子視作珍寶,向來滿足他的所有需求。
不過原野篤京宛若吞金獸轉世,花錢的本事讓人望塵莫及,無論自己貪歡,尋歡作樂還是樂善好施,救濟困苦,總是慷慨解囊,甚至千萬兩黃金出手,竟是眼都不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