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城的事緊鑼密鼓進行這,得到蕭一提點的當天,韓浩就前往了兩大世家。果然,一開始方衛兩家家主都是再三推委。而當韓浩拿出戰報時,兩位的態度瞬間一百八十度大轉變。表示守土抗賊,匹夫有責。事情進展的很順利,韓浩又去安排甕城之事。而蕭到一直閉門不出靜思破敵之計。直到黃巾將至的頭一天他才走出家門。
中平六年十月,朔風凜厲,管亥奉大賢良師張角之命攜大軍三萬攻打陳留。大軍分三面圍定陳留,而中軍大營就在城東外 ,當管亥帶大軍到達陳留城東門準備叫陣時,不禁有點傻眼,前兩天探騎還彙報陳留一切正常。怎麼只有三天時間,東城就多了一座甕城,管亥眉頭一皺。城中真有奇人?其實陳留小城本不需三萬大軍前來。只是張角在出兵前親自下令,叫管亥務必生擒蕭一去見他。而管亥一路攻來也從陳留難民中聽到了蕭到的軼事。當看到面前這座甕城。管亥心中為難,義軍倉促起兵,軍械糧草極其不足,要不然大賢良師也不會冒天下之大不為屠殺世家以充軍費。自己如果不能速攻只怕三萬大軍就會不戰而潰。
就在管亥到達的那一刻,早有小校報告給蕭到,當管亥觀察東門時。蕭到也到了城門之上,韓浩緊跟在他身後。蕭一看了看城外大軍,該來的終於來了。
“先生,末將已經探聽清楚,黃巾起兵三萬分東南北三軍圍城,正如先生所料,東門外的當是此軍主攻之處。”
圍三闕一,看來對面主帥不是普通人物,至少不會是滿腦子肌肉的莽夫。蕭一點點頭,“韓將軍,我軍佈防怎樣?”
“先生放心。末將已經按你的吩咐把南北二門交於衛方兩家全權處理,並撥給他們兵士以固城防。加上他們的家奴兩門俱有步卒兩千弓手三百。西門因未見敵蹤,末將只留了一千士卒以策意外。而其餘兵力盡數聚於東門,有步卒三千。弓手四百。”
蕭一心中暗歎,太少,人真真太少。靠此等兵力就算擋下黃巾攻城,只怕守城將士也會九死一生。看來只有兵行險招出奇制勝了。
就在蕭一思考時,從黃巾軍陣中一將奔出,在一箭外勒馬傲立。“城上的人聽著,我乃管亥將軍麾下副將段顧,天兵至已,爾等還不開城獻降。”
“鼠輩好膽。”蕭一還沒什麼,倒是氣壞了身邊的韓浩。倒持長槍就要出城殺了那副將,蕭一攔住韓浩,“韓將軍,不可輕動。”
韓浩低聲道,“我也知道,這是賊軍激我出戰欲試我方虛實。可是先生你看……”
蕭一順著韓浩目光,看到臨近一個守軍的手正在發抖。眼睛直直的看著城外的黃巾軍陣,那是恐懼無助的眼神。其他士兵蕭一沒看到,但想來相差無幾。士氣低迷呀。
蕭一正要開口,一個小卒冒了出來“殺雞焉用牛刀,待小的下去取他首級於陣前。”
蕭一看看那小卒。劍眉朗目,年紀雖輕卻有一團尚武的精神。蕭一好奇的問道,“你是何人?需知道對方來勢洶洶,如果你不勝,性命事小,徒損我軍士氣事大。”
那小將一挺腰板,“秉大人,小的名叫曹真,字子丹,沛國譙人,近日去拜訪族中叔父途經此地,見黃巾攻城,特意留下來助大人一臂之力。”
這小子,蕭一一陣好笑,“我大哥典韋勇猛無敵,韓將軍有勇有謀。我為什麼要用你一臂之力呀?”
“這……額……。”曹真為難了,他畢竟是個孩子,怎麼能說的過蕭一。
蕭一看這小子似乎也不是敵人派來的,“子丹,可會射箭?”蕭一是這樣想,讓他用箭射殺那將,就算不中至少也不會害了他自己這條命。
“這個自然,我可是從小習武,射箭自然不在話下,我在十歲時就射死過吊睛猛虎。”曹真說到得意處,小腦袋又抬了起來。
十歲射虎,真的假的?不止蕭一,韓浩也吃了一驚,如果這小子沒說謊。假以時日必成大氣。
“能射中他嗎?”蕭一看了看太陽的位置,又指著那個叫陣的黃巾副將問道。
“這個……”
“怎麼?你剛才說的那麼神。怎麼現在做不到啦?”
“不敢有瞞大人,那副將離城樓起碼有一箭半的距離,就算我是后羿在世,普通弓箭也射不了那麼遠。”
“這樣啊?”蕭一轉身看看韓浩,韓浩點頭示意。“那就是說,只要箭能飛這麼遠,你就能射殺那將。”
“易如反掌。”曹真回答的響亮,看來對自己的箭藝相當有自信。
蕭一聽完,低頭四處看看,又來到就近的一個士兵身邊,“這位兄弟,能不能借你腳上的麻繩一用?”
那士兵忙說不敢,急忙拆下草鞋上的麻繩遞給蕭一,蕭一微笑的說了聲謝謝。
蕭到又從兜裡掏出兩個銅錢,找了支箭把銅錢 用麻繩往箭頭上綁。其他人看著蕭一在那搗鼓,也不敢說什麼,只是在那傻站。蕭一試了幾次後,終於綁好了。他把箭遞給曹真,“現在看你的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樣就行啦?曹真滿肚子疑問的接過箭,又找了張弓,搭弦彎弓。遠遠的瞄著那員副將,大約半柱香的時間。曹真爆喝一聲,“賊將,看箭。”那支箭如長虹貫日般,朝那副將破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