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來的擋也擋不住。不管蕭一心裡怎麼不情願,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還是爆發了,街上滿是奔走出城的老百姓。因為黃巾要來的訊息早已傳遍了陳留城,蕭一嘆了口氣,亂世,百姓何罪?
“先生,先生,您在這呀?”
蕭一轉身看見叫自己的原來是韓浩,只見他滿頭大汗一臉急色。似乎出了什麼大事。
“韓將軍,何事如此緊急?”
誰知韓浩走到蕭一面前撩袍跪倒,“韓某求先生救陳留一城性命。”
蕭一被他跪得一愣,“韓將軍,你且起來,守城自有城守指揮,蕭某乃一介工官怎能越俎代庖。”開什麼玩笑,要我守城,秀兒還等著我娶她呢。刀劍無眼萬一……呸,沒什麼萬一。
“先生,”韓浩死活不肯起身,“先生有所不知,那城守早先聽說黃巾軍所向披靡守城官兵多被斬殺,他膽怯懼戰已經棄城而逃了。”
就在接到戰報的第二天,韓浩一早就趕往城守府商量守城事宜,可誰知到地方一看居然早已人去樓空。急的韓浩無所是從,這時在他腦中出現了一個人的身影,那就是蕭一。韓浩看過各地戰報,知道了蕭一當天要自己記錄大門上書寫甲子二字的用意,因為各地戰報大多都是黃巾兵臨城下,城內信徒裡應外和,官軍措手不及驟然失城。由此可見,所謂太平教只是張角為了起事而發展內應而已,而蕭一讓自己記錄自然是早已看破張角用心,現如今能救陳留的就只有他了。韓浩心中打定主意,找來了各級將官商量定了。於是就有了剛才那一幕。
城守都跑了,你還不跑。蕭一暗暗腹誹,自己是塊是什麼料蕭一自己清楚,搞個“跨世紀”的發明還可以。守城,登城他都累的慌。
典韋看蕭一半天不說話,也幫著勸說,“逸山,你看韓將軍都如此了,你就答應吧。”
答應什麼呀?蕭一白了典韋一眼,你以為是請客吃飯呀,那可是數十萬條人命呀,你以為個個都像你能縱橫三軍呀。罷了,大不了事不可為就讓大哥帶著自己撤退。天下第三的武力值保命是不成問題,自己來到這東漢亂世,也過一把統帥千軍的癮。
“將軍請起,蕭某答應你就是了。”
韓浩一聽蕭到答應了,當即給蕭到磕了一個,“謝先生救命之恩。”
蕭一急忙扶他起來,這韓浩也算個一心為民的豪傑。只希望莫折於此役才好,蕭一對這次守城可謂沒有一點信心。“將軍先別記著謝,蕭某答應你盡平生之能保陳留城不破,但若事不可為。莫要怪蕭某自私。”
韓浩一愣,沒想到這位這麼直白,也罷。他即答應自己就一定會盡全力,如此話語,不就證明此人乃實誠之人。“但請先生下令。”
蕭一深吸了一口氣,“如此,韓將軍,城中還有多少兵馬?”
“步卒六千,弓手一千,馬軍兩百。”
這麼點!?蕭一叫苦,人家黃巾可有三萬呀,打個屁呀。要招兵?不行。只有三天,就算招募了新兵也沒用,反而如果這群新兵臨陣退縮的話可就累死三軍了。早知道自己應該學信陵君養他個三千門客了。門客?有了,自己沒有人家家裡有呀!
“將軍,城中可有世家?”
韓浩見蕭一發問急忙答,“有,其中以城東衛家最大,城北方家第二,先生莫非要向世家求助?”
“有何不可?”
“恕在下直言,世家重利,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