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謀天下 > 正文 422 入城

正文 422 入城 (第1/2頁)

高句麗的條件自然是與大唐的策略不謀而合,如今無論是李弘還是李治,都沒打算讓高句麗滅國,特別是從李弘告知李治,那高句麗的山礦產豐富後,自然是更加堅定了扶持高句麗的決心。

整整五萬人的兵馬,打著各色大唐的旌旗在空飄揚,而因為是出征的緣故,大唐皇帝的儀仗在格希元等臣的臨時拼揍下,也是組織的像模像樣兒。

如此一來,身為太子的李弘自然是走在了隊伍的前列,身為太子殿下,此時的職責便是為聖駕開路。

柳京城門同樣的身著各色服飾的高句麗武百官,大唐的其他兵士也早已經把整個柳京城控制在手,此時的柳京城,已經完全變成了大唐的城池。

高句麗王高藏與臣武將列在城門口恭候大唐皇帝,白羅珠冠,前後冕旒各九根,共十八根,而不是採用了君王所該有的前後各十二,顯然是高藏已經臨時換成了代表諸侯的冕冠。

一身黑色雙肩帶紅白花,王服下方則是各種吉祥紋飾,革帶金扣,腳穿紅色鹿靴,臉的表情此時根本看不出來是真高興還是假高興,但總之,那白面無鬚的胖臉,此時卻是一副總算盼來援軍的表情。

身後眾臣衣飾與冠飾一樣顏色分等級,青羅冠、緋羅冠為主,身的服飾則是與冠一致,革帶金銀雜扣,與高藏的服飾一樣,都乃是衫筒大袖,白色韋帶,腳蹬黃色革履。

身後的宮女、太監默默而立,除了高句麗王室的旌旗、幡仗外,便是各處飄揚的大唐旌旗,在鼓樂齊鳴聲,整個城門口一派喜氣洋洋的景象,好像是人民終於得解放,喜迎親人歸。

李治此時不用下馬,而是在門口,在大唐格希元這個太史令的主持下,高句麗王在城下向李治行君臣之禮,而後親自牽馬執韁,緩緩步入王城,前往高句麗王室。

大唐官之後則是大唐軍隊儀仗,而後才是剛才在門口迎接的高句麗的眾臣,一個個寬袍大袖,是連邁步時露出的褲腿也同樣是筒口。

柳京雖然談不入長安、洛陽般繁華,其城池自然是也不可能有長安、洛陽如此大,整個城池相起長安、洛陽來要小了很多。

李弘舉目望去,甚至依稀能夠看見正對面的王宮,街道兩邊夾道目視的百姓,看著自己的王為大唐皇帝牽馬執韁,臉則一直都是一種麻木的表情,機械的看著在王室樂仗、儀仗的吹捧,緩緩向高句麗的王室行去。

整個王城除了那王宮之外,並沒有高大拿的出手的建築,一座寺院依稀可見那高高的塔身,除此之外,便是王宮的各色建築。

王宮裡的衛隊在劉仁軌進城後,全部換成了大唐的兵士,連王城裡的其他部隊,也通通被趕出了王城,駐紮在了柳京更南面的另外一個兵城。

“臣高藏恭請陛下進宮。”高藏站在與他一般高的白色駿馬跟前,躬身行禮道。

這個時候的李治,自從到達城門口後,內心則是一直處於激動不已的狀態,他做夢都沒有想過,有一天自己可以御駕親征,完成先帝都未能完成的偉業。

一手扶著腰間的佩刀,一手按住馬鞍,李治要表現一番他的英明神武,在眾目睽睽之下,竟然動作乾淨利索的翻身下了馬背,穩穩地站在了地面。

這一幕讓旁邊的李弘看的真是揪心,這要是一個弄不好在站不穩,可丟大人了,也不知道龍爹怎麼想的,這個時候瞎顯擺什麼呢。

高句麗的王宮看起來更像是一個王府,與當初李弘在洛陽的東宮差不多大,其建築及奢華程度,某種意義還不如他那破爛不堪的東宮。

跨過前方兩道宮殿群,所有人便從十八個漢白玉臺階下方,自下而進入王宮的正殿。

李弘一身黑色鎧甲,手持橫刀,在進入殿門時,所有人的兵器都被劉仁軌攔住拿走,只有李弘一個人帶著手裡的橫刀,跟在龍爹的身後,除了打量那些宮女、太監,連如今要進去的宮殿名稱都沒有來得及看,便跟著走了進去。

宮殿裡的所有陳設都有著明顯的大唐風格,除了一些民族的特色外,基本還保留著踞坐與案几。

多年不再踞坐的李治,在王位方轉身停下,在揚武、連鐵的侍奉下,緩緩在王位踞坐下來,身後的另外一名太監花吉,跟睡著了似的,此時他的責任只有一個,那是按照太子殿下的叮囑,保護好陛下的身後。

最新小說: 大明:四哥造反,我打天下! 朱元璋的人生模擬器 種出一個太平盛世 漢中祖 大明發明家 永樂之盛 三國:從桃園結義開始 逍遙大太監 錦繡之後 皇城諜影 三國:御龍歸字謠 驚世俏掌櫃 大唐:我假太監權傾天下不過分吧 皇帝:開局三座縣城 三國:我劉備,屬性全加力量 穿書成了首輔的反派嬌妻 寒門梟臣 卷戰袍以蓋山河 大明:家父永樂,永鎮山河 團寵作精:病嬌反派對她神魂顛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