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剛剛清醒的王源,聽到此話差點兒一下子又昏厥過去。
孔志約跟王義方面如死灰,國子監、御史臺顯然都不會放過他們,特別是御史臺,在王義方的欺上瞞下之下,李嶠到現在才知道王義方對自己一直是陰奉陽違。
鴻臚寺卿與禮部共掌國子監、弘文館,在眾臣恭賀李弘之後,兩人走出來恭恭敬敬的做表面文章請罪。
門口的學子並未散去,他們都在等著看,晉陽王氏的家主王源,會以什麼行事從宣政殿被押解出來,而且已經有人開始議論紛紛:“百年世家不過如此,原本以為的正人君子,竟然私鑄舊錢欺騙朝廷謀取暴利,真乃無恥之人。”
“晉王王氏既然會如此,恐怕其他幾個世家也好不到哪裡去吧?”
“對啊,說不準他們都是一丘之貉,掌控著中正制的門閥舉薦資源,肯定是行不正之風了。”
“嗯,有道理, 其實現在不過是隻有王氏案發才是,以後還得遠離這些世家豪門。”
“沒錯,今日弘文館大學士以王源之孫冒名頂替他人,就足以說明其他世界肯定也會如此做。”
“不過讓我高興的是,此案經過太子殿下過問,恐怕如今的科舉制度便會公正嚴明起來,不會再有不正之風充斥於科舉上了。”
隨著這些學子的討論聲漸漸遠去的,則是王源蒼老的背影,以及孔志約、王義方几人神情如喪家之犬的背影,他們甚至連辯白都放棄了。
這並不是說他們不想辯白,而是他們很清楚,在如此鐵證之下,想要辯白不會有人聽的,何況面對的還是手段凌厲又狠辣的太子殿下。
李弘冷冷的望著王源的背影離去,心裡已經開始惦記下一個目標,門閥舉薦如果不徹底剷除,天下寒門士子的出路,就將會永遠都有一道道的坎橫在面前無法跨過,所以鬥倒一個王氏絕不是他的終極目標。
晉陽王氏被自己當成了第一個目標,除了他們暗中幫助李忠與自己做對外,讓他心中對王氏多了幾分警戒之心,勢必要除掉王氏之外。
還有就是晉陽的地理位置過於敏感了,畢竟,大唐可就是從那裡起兵的,如果不能把晉陽控制在手,那麼一旦給了王氏機會,說不準到時候倒黴的就是自己。
朝堂之上眾人都是若有所思,四姓六家開始思考著自己的處境,接下來該何去何從,則是需要他們仔細斟酌了。
今日王氏被懲治,雖然是因國子監、弘文館學子之死因而起,但也說明了,朝廷對於他們的深深忌憚,對於他們的抑制之心從未停過。
這對其餘幾家敲響了警鐘,也讓他們開始不得不去選擇以後該如何面對朝廷,是不是還要拿出高人一等的階級身份,是否還要因為自持身份,甚至不願意與皇家結親!
曹王李明對於李弘對他的不聞不問更是心中忐忑,到了現在,李弘依然沒有給自己定論,而自己如今站立在朝堂中央,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無論是私鑄舊錢還是新錢,在我大唐都是重罪!因怕事情敗露而殺人滅口,自然是罪加一等!此等禍國殃民之賊首,當該交給大理寺嚴懲不貸,絕不姑息!我大唐開國至今不過五十餘年,先輩們用獻血與生命、用他們的智慧與謀略才換取了如今我大唐的四海昇平、萬國來朝的盛世景象!任何人膽敢禍亂朝堂,觸犯大唐律法者,都將會受到嚴懲,無論你是誰!就算是義陽公主、高安公主也一樣,沒收其全部舊錢,絕無兌換!所以,任何人不要因為自己的私慾,而斷送了你們父輩用獻血跟生命為你奮鬥而來的榮耀!”李弘神色肅穆,靜立在朝堂之上,望著皇親貴胄、達官顯貴跟功勳豪門等,一字一句的說道。
用義陽跟高安堵住了這些人的嘴,而後再敲打那些想從大唐身上謀取私利的豪門勳貴、門閥世家,以此讓他們明白,大唐朝廷不是傻子,絕不會讓你們白白那私鑄的舊錢來兌換。
“遼東、雲中、安西、甚至還有西南的六詔,他們都是我們潛在的敵人,我們還沒有強大到讓他們真正的屈服,如今他們不過是因為我們現在的強大才暫時屈服,如果我們固步自封、我們停滯不前,我們享受如今的盛世安穩,早晚有一天,他們會把手裡的戰刀再次對準我們砍下來。到時候,你們有何面目面對先輩們打下的基業?我們拿什麼來與他們對抗?世間沒有一勞永逸的事情,只有努力的向前,我們才能一直強大!文安天下、武定乾坤,無論是文人士子、還是府兵武將,都是我大唐的股肱之臣!誰人如果敢造次文重武輕的觀念,也同樣將會受到嚴懲!”李弘的目光再次掃過世界門閥,因為他們的存在跟舉薦,自然是造就了想入朝為官的文人士子重文輕武的緣故。
如今自己點同文官、武將都乃是 股肱之臣,便是希望接下來,能夠開始真正的把大唐的府兵制度平穩的過度到募兵制。
畢竟如今的府兵制已經是強弩之末,能夠提出的有效戰鬥力則是越來越低下,如果再不施以整改,不用吐蕃他們動手,大唐王朝自己就先會收縮地域,以圖以緊缺的兵力固守關中了。
李治、武媚從屏風兩側緩緩走到殿前,在禮官嘹亮的聲音響起後,李弘與中書省中書令、門下省侍中以及皇親國戚、文武百官,包括鴻學大儒和門閥世家,開始躬身向大唐的皇帝跟皇后行禮。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儲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後接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