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靈異小說 > 唐謀天下 > 正文 322 百官之首

正文 322 百官之首 (第1/2頁)

李治與武媚掃視朝堂,一龍一鳳威嚴無上,大唐皇家的威儀與高貴,被兩人體現的淋漓盡致。

“草菅人命、私鑄舊錢謀取暴利,實乃十惡不赦,晉陽王氏如此禍國殃民,完全是咎由自取。不過令朕欣慰的是,在大是大非面前,無論是文武百官還是功勳豪門,都能夠站在朝廷的利益處著想,特別是太子殿下,與大理寺卿狄仁傑聯手查明此案、緝拿罪魁禍首之人,居功至偉。朕也在此告誡其他世家,如太子所言,不要為了自己一己私利,而賠上你的父輩們用獻血與生命,奮鬥而來的榮耀功績。”李治沉聲開口說道。

眾人聽著李治的話語,心思卻已經開始在琢磨,看來太子殿下被封尚書省尚書令一職是勢在必行啊,雖然以前因避諱先帝曾擔任過而不再設此職,但如今如果由太子殿下擔任此要職,恐怕便不會有人說三道四、橫加阻攔了吧?

“曹王李明私鑄舊錢,至今不知反省,削去你爵位,貶為庶民,千金公主任由家奴草菅人命,謀殺國子監、弘文館學子,加上私鑄舊錢之罪,也當削去其公主稱號,貶為庶民。”李治看了一眼曹王李明,此刻正在瑟瑟發抖,神情恍惚,已經失去了反抗的意志。

自從曹王李明與千金公主進獻術士為他看病,被李弘拆穿那些騙人的把戲後,李治就開始看曹王李明跟千金公主不順眼了,今日逮住李弘為他創造的這麼好的機會要是還不利用,他這個皇帝真的就可以直接禪位於李弘了。

李弘聽到此處大出一口氣,曹王叔的下場如何他倒是不關心,他只關心的是千金公主的下場,父皇如今貶她為庶民,那麼她引薦的薛懷義等面首,以及索元禮的下場就可想而知了,最起碼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自己不用再為此事兒操心了。

整個宣政殿上的文武百官,聽的自然是清澈明瞭:太子殿下沒收義陽公主、高安公主之舊錢,畢竟她們二人沒有私鑄舊錢,所以無法治罪,何況太子殿下沒收了她們四十餘萬貫錢作為懲治。

而現在陛下又把曹王李明、千金公主,因私鑄舊錢之事兒貶為庶民,給予懲治。

兩計殺威棒便如此揮出,陛下與太子配合的是相得益彰,極為默契。

而兩人的舉動都是在告訴那些手持舊錢之人:皇室之人都處置了,那麼接下來的無論是達官顯貴、功勳豪門該如何處置舊錢,此刻就成了燙手山芋了,一兌一顯然是不可能了,除非你想帶著自己的氏族步入晉陽王氏的後塵,被皇家按進爛泥裡再也洗不去身上的汙濁。

無論是李治還是李弘,都意識到了經過今日這聲勢浩大的朝會後,文武百官變得比以前要聽話多了,至於緣由,肯定是有些人手裡也同樣持有舊錢罷了。

所有人被皇帝跟太子在朝堂之上連削帶打,此刻早已經不敢像從前般在李治面前還敢叫屈幾聲了。

所有人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思,要麼思考著以後這些舊錢該如何兌換,要麼像那些清正廉潔的官員一樣,開始思索接下來是不是該是陛下晉封太子殿下為尚書令了!

果不其然,就在朝堂出現片刻的沉寂後,李治的聲音莊嚴的響起:“正朝綱、明法紀,綿延大唐百年基業、開創大唐繁榮昌盛。自當年先皇任尚書令至繼承大統以來,尚書省尚書令此職,因避諱先帝曾任此職,因此擱置其職不得他人擔任。然、今日太子李弘平安西、收吐蕃、吐谷渾,震懾吐火羅、白衣大食等數番邦,令其不敢窺伺我大唐疆土,此功績可媲美先帝。朕……今日任太子李弘,即日起擔任尚書省尚書令、安西都護府大都護、京兆府府尹,去其戶部尚書一職,由尚書省尚書令選拔賢才擔任戶部尚書一職。”

李治迴盪在朝堂之上的餘音未落,宣政殿內就發出了陣陣吸涼氣的聲音!

四姓六家、功勳豪門、皇親國戚的臉上神色是喜憂參半,每個人都清楚,太子殿下一旦擔任尚書省尚書令,就意味著大唐上下事無不總,任何事情他都有權利過問了。

尚書令一職果不其然還是被太子殿下擔任了,文臣武將的心頭不由自主的冒出這麼一句話。雖然知道太子殿下自從安西征戰回來後,早晚會任尚書令的,但當親耳聽到從陛下口中任命後,所有人還是不由自主的感到了一股震撼。

尚書省尚書令的權利有多大?這是在場的每一個人心裡都清清楚楚的!

如果單論品級,自然是無法與超品級存在的太子殿下相比,畢竟整個大唐只有皇帝、皇后、太子、太子妃四人是沒有品級的,他們是不需要列入品級的,也是被人們視之為超品的存在!

但論到實權,東宮的權利較之尚書省可就是連比都沒得比的資格了,東宮看似如小朝廷一般,任何機構都與皇宮一樣,但那只是為了歷練太子而存在的存在,能夠真正行使的權利,基本上沒有。

除了在太子監國期間,東宮官員才有機會稍微被三省帶著發揮下政治才能,而餘下的時間,那就是陪太子讀書似的,更像是一個象徵性的存在。

最新小說: 怨珠願 大明:朱元璋是我乾爹 紙醉伶夢 三國之涼人崛起 重生後我拐走一隻皇子 穿越後,我帶丐幫富甲天下 錦衣衛之無極之證 重生後拿捏了前夫死對頭 失格魂縈 重生嫡女的打臉日常 大明:三天後穿越,滿門被抄斬 糜漢 穿越成了小魔女 三國:開局獻計曹操,成立摸金校尉 竊元 財神寶寶三歲半 嬴政夢天機,立我為嫡 大明:天下第一皇商 穿越秦時,如龍在淵 大明:家父崇禎,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