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在金吾衛的默算下,十息時間過後,兩個俏麗的身影也飛快的跑到此地。
“多謝金吾衛大哥。”兩聲清脆的聲音在空中響起,然後便也飛快的衝入到了丹鳳門內。
金吾衛的兵士此時只能搖頭苦笑,這多日不見的場景,如今看來又要隔三差五的發生了。
作為第一個主殿的含元殿,並不是朝臣議政、上朝的地方,朝臣議政的地方則是含元殿身後的宣政殿,李弘那高高的身型,此刻踩在滑板上,飛馳在丹鳳門與含元殿中間廣闊的廣場上,顯得是那麼的渺小。
而身後不遠處則,是兩隻黃鶯出谷的夏至跟小雪兩人,三人前後成品字,就像那前面的主殿含元殿,跟兩側的棲鳳閣與翔鸞殿的排列。
含元殿下的臺階跟斜坡,則是用來供大臣們透過,進入後面中朝宣政殿的路徑,此時李弘只能無奈的在半坡停下,踩起滑板拿在手裡緩緩向上走去。
夏至跟小雪抓住機會,急忙在到達含元殿最上方後,堪堪追上了正準備踩著滑板往下滑的李弘,一人急忙近身給系束帶,一人急忙給他整理束冠跟服飾。
剛一整理好,李弘就如風一般的從斜坡上衝了下去,這一衝之勢,他是勢必要直接衝入到300對米外的宣政殿的門口。
一隻腳踩在滑板上,一隻腳在地上用力一磴,整個人就彷彿離弦之箭般,飛快的衝了出去,夾雜著呼嘯聲,整個皇宮的金吾衛跟宮女、太監都不由的側目相視。
心裡不由的暗道:“這熟悉的一幕又來了。”
“太子殿下又遲到了。”
“好像太子殿下早朝還沒有不遲到的時候啊。”
大明宮在落成後,整個警衛級別也比以前的太極宮高了很多,特別是每個上朝的官員,都要經過嚴格的檢查,才能夠順利的進入宣政殿。
而這也是為何朝堂官員,天還未亮,就得從家裡出來趕著上朝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檢查程式過於繁瑣,耽擱了太多的時間。
宣政殿門口的金吾衛,看著一衝而上的太子殿下的身影,不少人的眼裡,都是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甚至有些人在心裡悲哀,這樣的儲君,以後還能保住大唐如今的強盛嗎?
李治看著火急火燎跑進來,手裡的滑板扔給門口金吾衛的李弘,冷冷的沒說話。
而此時,朝堂上的議事也已經接近尾聲了,正在討論什麼時候可以說服戶部尚書,為他們漲漲俸祿。
戴至徳並沒有穿朝服,像是故意給李治跟皇室難看一般,穿了一身粗布長袍,傲然挺立的站在新任禮部尚書張柬之旁邊。
張柬之今年已經四十多歲,屬於大唐大器晚成的宰相,但此時精瘦的肩膀,黑黑的膚色,一臉的從容淡定,氣勢上最起碼一點也不輸黑著臉的戴至徳。
“兒臣反對現在增長俸祿,但可以即日起,把原有布帛等兌換成等量價值的現錢。但……還有一條,任何人都不得在允許使用舊錢,如果你們同意,下朝之後就可以簽下令書。”李弘看也沒看戴至徳一眼,走到自己戶部尚書的位置站定後說道。
“臣附議。”兵部尚書任雅相第一個站出來說道。
他身為兵部尚書,最清楚李弘想幹什麼了,如果府兵制遭到瓦解,兵部的權利也將進一步縮小,不光如此,以後兵部出兵都是一個難題,自然,這個時候他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援戶部尚書的人。
“臣附議。”宗楚客自然是更不用說了,身為京兆府的少尹,自己長官的提議,不同意那就是不想幹了。
“臣附議。”尚書省右僕射張文瓘、左僕射趙仁本同時開口說道。
不等其他朝臣說話,李治坐在上首,淡淡說道:“有誰反對戶部尚書的提議?如果沒有,那就中書省擬旨,門下省批覆,下發尚書省,令戶部執行。”
眾臣聽到李治的話,經過短暫的交頭接耳跟議論後,顯然是統一了意見,左左右右,前前後後的互相注視一番,於是同時躬身行禮道:“臣等均無異議。”
“陛下,罪臣不同意。”戴至徳昂首闊步向前邁出一步,傲然說道。
(ps:謝謝燕羊、風雪席城大大的月票及打賞鼓勵!)如果您中途有事離開,請按CTRL+D鍵儲存當前頁面至收藏夾,以便以後接著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