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臨近過年,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到處都是一片忙碌。
小竹村也在忙。
今年,青青集團主打臘味,集團養的那些很少喂飼料的雞鴨和大肥豬,曬出來的臘味,價格節節攀升,供不應求。
集團上下,除了徐紅,每個人都在忙,大家恨不得有分身之術,把天天堆積的工作盡快完成。
青青公益那邊,也因為春節臨近,加大對敬老院的慰問演出。
青青公益的社工和度假村養老院的老人,幾乎三天兩頭的往各鄉鎮敬老院跑。
隨著專案的不斷開展,徐紅也對專案進行了最佳化。
首先是演出的節目更加豐富多彩,除了原有的歡唱老歌外,還讓養老院的老人們學唱本地的採茶戲。那些採茶戲傳統劇目一演出,不但迷倒敬老院的老人,就連附近村子裡上了年紀的老人,也都特意跑過來看。
其次,青青公益每到一個敬老院,就送敬老院一套音響裝置、一套電子琴,還有笛子、口琴、二胡等老人容易上手的樂器,鼓勵敬老院的老人平時自己開展娛樂專案。
第三,徐紅還讓孫茗琴他們專門買了攝影器材,把每一場敬老義演都錄制下來,一是作為檔案儲存,二是送給敬老院的老人,想聽的時候就看一看。
徐紅也拉上市裡的議政委員,隔三岔五的跟著義演隊伍去敬老院,分發水果和圍巾等慰問物質給老人。
因為“青青公益敬老義演”開展得紅紅火火,引起各路媒體的高度關注,省裡市裡的電視新聞,已經報道多次。就連華夏電視臺,也報道了一次,足足有一兩分鐘。
這可讓東平市政府的領導感覺特別長臉。東平市已經很幾個月沒在華夏電視臺露過臉。“青青公益敬老義演”這個正面報道,還在電視上播了這麼長時間,書記和市長都覺得臉上有光。
這天,東平市市長廖海達在辦公室裡,突然想起華夏電視臺報道東平敬老義演這事,連忙把秘書叫進自己辦公室。
“小蔣,你把青青公益所有的資料整理一份,我今天要看。”廖海達吩咐秘書道。
“好的,請廖市長放心,我今天下班前就給您。”
秘書就是領導的耳朵,對於東平市的任何風吹草動,秘書都要保持高度的敏銳。廖海達的秘書蔣斌其實早就收集了關於青青公益的全部資料。
只是蔣斌沒有立即把資料送給市長。
如果馬上把資料送給市長,市長心裡肯定會在想:你這小子怎麼想問題想到我的前面去了?
這可是大大的不敬啊!
為此,蔣斌在市長辦公室的外間,故意磨磨蹭蹭的在下班前一個小時,才把青青公益的所有資料,恭恭敬敬地送到市長辦公桌上。
那天,到了下班時間,廖海達沒有馬上離開辦公室,他在辦公室翻看關於青青公益的資料,越看越興奮。
領導看問題總是站得比較高,有大局意識,全面意識。
以前,每年臨近過年的時候,市長總會在民政部門的提醒下,選一個市區附近的敬老院去走走看看,發些紅包和慰問品給敬老院的老人。
可今年,民政局那邊居然還沒任何動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