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錄》中我最喜歡的橋段就是老三和孔二爺圍棋博弈那段,你呢?”
……
10分鐘後,瀟瀟看了看那整齊的書架,幹淨的書籍,總算明白了,人和人之間還是別相互比較的好。
瀟瀟又翻起了那本練字本,道:“你這字非常不錯,你喜歡《錦瑟》這首詩?”
“嗯,一直在研究,讀不懂。”
“喲,還有你讀不懂的時候呢?也是,這首詩從古至今也沒有個定論!”
李凡感嘆道:“有些文字,要等到歲月堆疊到一定的程度才能看懂,有些事情,也要等到生命有了一定的厚度才可以釐清。但這首詩,則是每過一段時間都有新的感悟,沒有個定論。古往今來對這首詩的解讀太多了。”
瀟瀟道:“古往今來解讀這首詩的作品不下數百,解讀的派別多達十餘種,晚唐以來留有姓名的解家就達百位以上,包括劉克莊、蘇東坡、黃庭堅、元好問、紀曉嵐等等,各有解法,《錦瑟》算是千古一謎了。”
李凡開始吐槽:“但是國文教材上一定要給它定出一個標準的立意,考試也一定要按照標準答案走,你說是不是腦殘,我就納悶兒了,搞教育的都是精神病啊?要統一人們思想?你要不按照標準答案來,你就得不了分!就算你是蘇東坡在世也不行!”
這話音剛落,客廳傳來聲音,“誰說搞教育的都是精神病啊?”
李凡幾步走出書房,撓頭道:“我說的是搞教育的都是精英,您聽錯了,精英好!”
隨著小玲老師的到來,關於《錦瑟》的討論徹底掀開了鍋。
小玲老師是“令狐青衣說”的堅定支持者,而瀟瀟是蘇軾一派的,李凡則是多面派。
李凡:“你要說《錦瑟》詩就是一首詠彈瑟的詩歌作品,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錦瑟這種樂器,有‘適、怨、清、和’四種樂音。但是呢,李商隱和令狐楚的特殊關系……”
瀟瀟:“等一下,你到底是哪派的?”
李凡:“我哪派也不是,任何一派都有自己的說辭和道理,但都有解釋不通甚至自相矛盾之處,我覺得啊,這首詩就好比《格爾尼丹》這幅畫。”
小玲老師大感意外,“你還懂畫?”
“不會畫,但愛瞎分析,你們稍等!”
李凡說完,開啟書桌抽屜,裡面滿滿的都是一卷卷的畫作,李凡翻了翻,抽出一個,見兩位女士盯著抽屜細看,李凡笑道:“網購的,卷在一起,是不是像搞收藏那麼一回兒事兒?”
兩位女士齊翻白眼。
展開這幅印刷品,李凡道:“此畫結合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風格,打破了裡和外、現實與虛渺的對立關系,建立起了一種不確定性和模糊性,這和《錦瑟》的理念是相通的……畫作是沒有聲音的,詩作也同樣如此,當落筆成文的那一刻,詩歌便成為了凝滯的語言……這幅畫作的藝術創作理念和錦瑟這首詩是高度契合的。”
……
這一晚上,三個人聊文學聊到了2點多鐘才休息,李凡在書房的沙發上將就了一夜。
而瀟瀟則在夢中思考著那副高娜的《格爾尼丹》和李商隱的《錦瑟》。
第二天晚上放學,萌萌也來到了李凡的新家,四人湊齊後,大家就不再談論詩歌文學了。
客廳桌子上嘩啦啦直響。
“吃!”
“吃什麼吃,我碰!”
“碰什麼碰?我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