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幾張桌子上的親屬朋友一邊聊天一天有意無意地細聽這些文化人的言談,不禁暗自稱好,還有人竊竊私語的。
“那個李凡還行啊,一個高中生能和那些搞文化的聊到一起去,遠超我想象。”
“我還以為他就會背成語和背數字呢,原來還精通詩文。”
“你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沒怎麼看成語大會的,你要是看完全集就知道了,人家有這個實力!”
……
是的,混在文人的一張桌子內,如果忽略掉那張尚顯青澀的面頰,還有單薄的嗓音,那李凡和其他文人根本無異。
眾人還在對王維談論之中。
羅宇說道:“山水詩至王維處,以畫、樂入詩,既具層次色彩之視覺感,又兼音樂鼓蕩之節奏感,在感觀視聽上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玲瓏秀致、氣韻生動的詩歌境界,將山水詩推向了頂峰……”
一人道:“這就是全才的妙處,只有全才才能寫出這樣的視聽感俱佳的上品。王維參禪悟理,學莊通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等,還篆得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這樣才能令其山水詩有如此獨到的妙處,相容幷包,生機盎然……”
李凡再補充:“王詩中山川為畫境,詩歌為畫心,覺證出天地與萬物相契之關聯,亦將藝術追求提高到了天人合一之境地。經營結構之美、光色映襯之美、音聲律動之美、氣韻生動之美,這四美共同烘托出王維詩作的獨特性和難以複制性……”
肖老抿了一口白酒,樂滋滋地道:“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也!”
這幫文人騷客談著談著,談到了更深層次:王維與禪宗。
“王維素有詩佛之雅稱,前期受北宗的影響較大,後期以南宗為主……”
李凡道:“王維的母親禮佛三十餘載,王維名維,字摩詰,連讀恰為‘維摩詰’。佛教中有一部《維摩詰所說》,此經專說般若,為禪宗根本經典之一,詩人之名得源於此,頗具深意啊……比如說很多詩中‘無生’的觀念,既是信佛之例證。”
羅宇吟詩:“憶昔君在日,問我學無生。”
另一人道:“還有那句:欲知除老病,惟有學無生。”
……
肖老道:“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製毒龍。‘毒龍’,既出自《涅槃經》!”
李凡續言:“此詩又與北宗神秀之偈很相似: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
……
在這一群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文化名人之中,李凡這個小小的高中生竟然毫無違和之感,和大家談詩論道,舉止從容,氣定神閑。
著實是讓在座各位文化大家暗自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