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格提升李凡,往大了說,也可以視作,華國對教師隊伍改革打響的第一槍。”
蔣芳芳:“槍可不能亂開,容易擦槍走火!”
瀟瀟:“不開槍怎麼改革?前怕狼後怕虎,那一直維持現狀就好嘍?
高校教師問題究竟多嚴重,很多人心知肚明——”
蔣芳芳打斷:“我覺得咱們要把話題拉回到李凡本身,我認為,副教授這個職位,它不光光是學術水平高低的問題,還有授課能力這方面,在授課能力上,我對李凡表示擔憂,畢竟,別忘了,他還是個毫無教學經驗的學生!”
瀟瀟笑了,心道你是沒讀過大學,有些大學教授水平極高,但是講課很一般,有些普通的講師卻能把課程講出花來。
實際工作中,教授的認定,基本是不太考察他們的講課水平的,而是科研學術水平。
瀟瀟道:“那麼,大家如何看待,英國14歲天才少年成為萊斯特大學最年輕的講師呢?如何看待18歲的艾莉婭成為大韓國建國大學最年輕的正教授呢?
他們有教學經驗麼?”
蔣芳芳:“艾麗婭得到了世界級的認可!”
瀟瀟激動地道:“李凡一個搞國學的,需要得到世界級的認可麼?世界級的認可就在咱們國內!!
難道,咱們的新考據學要得到老外的褒獎,才算登堂入室?這是咱們華國自己的文化!”
蔣芳芳:“……”
蘇百裡道:“國情嘛,制度嘛,每一個國家都不一樣,不能拿其他國家的情況往咱們國家身上生搬亂套。”
瀟瀟氣道:“國情?制度?華國特色?咱們應該驕傲唄?畢竟這是‘褒義詞’!”
主持人連忙咳嗽了兩聲,不能再往深了談了,容易出事兒。
瀟瀟道:“我的觀點很簡單,打破桎梏,解放束縛,給人才以優越之境!”
客廳內的媛媛拍著巴掌道:“說的好,說的太對了,給人才以優越之境!這位姐姐是個明白人。
國內留不住尖端人才的根本原因不光光是待遇問題以及學術硬體環境,更是人才制度!老的不退休,小的上不去,自己科研使勁兒搞,弄不好學術成果還得被老的佔去。
要不咋說,很多高精尖的人才外流那麼嚴重呢!
我以後成了科學家,我也不在國內受擠壓受壓榨啊,憋氣帶窩火的,我有能力我也走!”
黃老師道:“你又明白了,就像你能當科學家似的,你先把成績提高到中游我就燒高香了!”
“這是我們老師說的啊!”媛媛吐了下舌頭。
的確,這個世界學術科研圈子問題更加嚴重一些。
幾個人說話間,電視裡的爭論更加激烈了。
這時候,李凡家的門又響了。
門開,果凍、李爸走了進來,他們身後跟著一個女人,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