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與賈詡和楊修經過激烈的辯駁之後,決定在仙峰及其周邊地區,籌建駐村夜校。爭取讓所有的寒門之家,都能接受基礎的蒙學教育。
“莊主,決定寒門子弟命運的人是寒門家長。”賈詡說道:“仙峰夜校針對的群體,應該是寒門家長。至於那些寒門子弟,應該接受系統化的蒙學教育,以應對世家在知識層面上的優勢。”
“文和,你的建議很有道理,也具有可操作性!”劉正說道。
劉正決定在仙峰一帶創辦駐村夜校,對寒門家長進行掃盲教育。
只是由誰來執行這個計劃,倒成了新的問題。
楊修向劉正推薦了楊水。
劉正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任命楊水為仙峰七十二村駐村夜校的總校長。
楊水奉命覲見劉正,領受任務之後問道:“莊主,想要寒門百姓接受夜校教育,就得宣傳先行!宣傳駐村夜校,得擬定一個通俗易懂的口號。”
“楊校長,既然駐村夜校的目標是說服寒門家長,那就得圍繞孩子做文章!”劉正說道:“宣傳口號就擬定為: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是!”楊水答道:“我這就去制定駐村夜校的開辦計劃!”
楊水回到黃土坡之後,立即派人到村裡教孩子們唱歌,著重宣傳駐村夜校。
三天之後,仙峰第所駐村夜校在黃土坡掛牌成立了。
令楊水絕望的事情發生了,夜校開辦之後,到夜校參加學習的寒門家長寥寥無幾,居然兩隻手都數得過來。
第二天天亮之後,楊水急衝衝的趕到碧雲寺,把夜校的第一次教學情況跟劉正彙報。
劉正讓楊水先回黃土坡主持夜校運轉,隨後就帶著甘卓化妝走訪當地的村民,掌握第一手資料。
甘卓化妝成行商的夥計,敲響了一處莊戶的門。
開門的是一位中年男子,長得短小精悍,對有客到訪表現出了積極的態度。
劉正進門之後,發現院子裡到處都掛曬著新近採摘的野菜。
經過攀談,莊戶主人的名字叫黃松,是土生土長的黃土坡人。家境一般,有一個老婆,三個半大不小的孩子。
劉正也把偽裝的商人身份直言相告,在不知不覺之中漸漸的取得了黃松的信任。
三人熟絡之後,甘卓假裝無意間問起黃土坡夜校的事情。
“我小的時候,也到黃土坡的私塾裡進過學!只不過才三天,就跑回家放牛了。”黃松說道:“我自認為不是讀書的料,也就不敢去夜校丟人現眼了。”
“黃大哥,那你有聽過村裡的童謠嗎?”甘卓問道:“我和掌櫃推著車走進村子的時候,發現孩子們都在唱: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對此,你怎麼看?”
“馬上就要土改了,家裡恰是需要勞動力的時候!”黃松說道:“我家這三個娃兒,長得身強力壯的,好賴也能頂半個老子。要是去了什麼勞什子蒙學,老子還不得累死。若是學有所成還好。假如不中用,還不成村裡的笑話。”
甘卓聞言,忙開始講述知識改變命運的大道理。
黃松搖了搖頭,想要娃兒讀書認字,那也得先填飽肚皮再說。家裡沒米,兜裡沒錢,進的哪門子蒙學呀?
甘卓還要再勸,黃松卻顯得不耐煩了。話不投機半句多,劉正也受到了牽連不好開口。
黃松的態度很明確:既不接受夜校掃盲,也不打算送三個娃兒進蒙學讀書識字。
離開黃松的家之後,甘卓反覆念叼“愚昧”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