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分家制的後遺症。百姓在享受當家做主榮耀的時候,就得唱好承擔災年謀生的獨角戲。
然而天災的殘酷,會讓分家之後的百姓獨自面對悲慘命運。庶出子弟被嫡脈壓制了數千年,一朝分家獨立自主,當然是值得高興的事情。
可是面對生活的壓力,能力參差不齊的庶出子弟,有幾個可以有著嫡脈子弟的長遠目光?暴發戶坐吃山空,那是會要命的。
在這災難來臨的時刻,人們會情不自禁的想到,世家子弟抱團取暖的好處。可是家已經分了,貧富差距也出現了。再回到嫡脈一言堂的過去,那些拼命努力的家族子弟不會答應。
失去了世家的幫忙,如何保障百姓的基本生活,就成了官府不得不面對的歷史性難題。
在劉正的印象中,二十年前,幽州有一個不大不小的世家錢家。這錢家有兩個兄弟,錢大寶和錢小寶。在梅園的分家制度下,兩兄弟平分了祖輩傳承家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分家似乎耗盡了錢大寶的氣運,老婆常年臥病,兒子又神經不正常。不出五年,家中餘財耗盡,錢大寶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強的維持了生計。
家徒四壁的錢大寶,算是見識到了老天爺的殘酷。
反觀錢小寶,分家之後順風順水,又機緣巧合的拿著分到的家產與同村的退伍軍人,合夥做起了小生意。
退伍軍人的人脈,帶給了錢小寶無限的商機。生意的規模越來越大,直到成了村裡的首富。
家徒四壁的錢大寶一家,日子越過越差。即便是錢小寶隔三差五的救濟,兩兄弟也無法達到相同的生活水準。
錢小寶出錢出力,替錢大寶的兒子治好了病。騰出精力的錢大寶又開始折騰了。
兄弟之間又鬧出了重新分家的笑話。
錢小寶無奈,只好同意了再次分家,把三分之一的家產給了錢大寶。
錢大寶拿到錢之後,大排場的替兒子娶了媳婦。
然而產業縮水的錢小寶,再一次投入了生意中。他離開了村子,到了邊境郡城,與當年的合作伙伴一起,參與了興漢軍前線作戰的後勤保障體系建設。
錢大寶一家的胸無大志和坐吃山空,很快就從富足的日子越過越回去,成了村裡的貧困戶。
錢大寶的兒子攛掇父親,找錢小寶要錢。畢竟過慣了好日子,再也無法忍受窮困潦倒的情況。
錢大寶望著壓箱底的兩份分家協議,一口氣上不來就過去了。
錢大寶的兒子為了操辦父親的後事,居然把不到十歲的大兒子錢申賣給了別人家。
後來不知怎的,錢申輾轉流落涼州西平城。
錢小寶在一次交易會上發現了錢申。
“孩子,我是你二爺爺!”錢小寶含著熱淚說道。
“不可能!”錢申吼道:“你騙人。你要真的是我二爺爺的話,你這麼有錢,為什麼不照顧我們家?”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