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四平八穩,托住了兩件東西。
李丹藉助衛隊的修理中心,按照設計草案打造了第一批次10枚會徽。她將1號會徽封存入科舉同學會檔案科,特別封印永不啟用。
緊接著,李丹召集西門堅守和蕭昌召開第一次常務會議,審議透過了科舉同學會徽章認證制度,並自領2號徽章,並將3號徽章授予西門堅守,4號徽章授予蕭昌。
三人的身份認證獲得仙境系統承認之後,標誌著科舉同學會的成立與趙國大勢接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蕭昌立即進入工作狀態,特別邀請劉正成為科舉同學會榮耀成員,並提請召開第二次常務會議,專門為劉正頒發徽章。
三個小傢伙碰頭之後,一致同意並組團找到劉正。
蕭昌憑藉著三寸不爛之舌遊說成功,劉正接受了科舉同學會的5號徽章。
劉正問道:“作為會員,我想請問李丹會長,科舉同學會的納新規則是什麼?”
李丹並沒有越俎代庖,而是讓負責宣傳的蕭昌進行介紹。
蕭昌說道:“國考上榜之人,才有機會獲得邀請入會且成員上限不得超過1/3。”
劉正問道:“為什麼有這樣的限制,把所有的科舉人才納入同學會,不是更加厲害嗎?”
蕭昌解釋說:“過猶不及!”
劉正很滿意,便不再挑刺。
由於衛隊護送,那些準備截殺的勢力見風使舵,紛紛偃旗息鼓。涼州科考隊伍一路順風,平安的進入了太行古城。文武分流,分別進駐兩院待考。
十天之後,內閣大使軒轅無雙到文院宣讀詔書,令東郭先生主持文科國考。
與此同時,郭嘉作為軍部特使,要就歷劫完成的童淵主持武科國考。
兩院國考持續了整整三天,然後就是緊張閱卷階段。
又是十天過去了,眾考生終於等到了科舉放榜的日子。
先說文科,三甲首榜靠前的三人分別是:揚州考生陸風,青州考生孔玉和豫州考生田樹。至於涼州考生楊春,無緣前十,只拿到了第十一名。徐瑞似乎發揮失常,僅僅是第97名。
再說武科,涼州舉人表現優異,前十就有四人:第一名西門堅守,第三名李丹,第五名蕭昌,第七名薛丁香。羅銳無緣前十,為第15名。
國考榜單開放,上榜者皆為進士。
文科取士300人,皆授水火不侵,刀槍不入的進士制服。
文院在設計進士制服的時候,特別匯入趙國的正統國運,使得文進士的命運與趙國相得益彰。
武科取士300人,皆授專屬進士戰甲。
文武兩科的進士裝一改地方統一規格的做法,而是融入了文武兩大職業的專屬特性。
文武進士賜宴完畢,兩科的前100人便到王宮參加殿試。
劉正親自主持,內閣和軍部聯合主考,選拔趙國首屆科舉的十大人傑。
經過一番緊張的答對,十大人傑終於出爐。
狀元李丹,以武進士之身著錦繡文章,允文允武,還擁有強大的資源,圈子貢獻度五顆星。
榜眼陸風,文章寫得好,武功也不賴,就是家勢不如李丹,圈子貢獻度四星半。
探花西門堅守,擁有劍心,有趨利避害本能,得武院眾師傾力培養,圈子貢獻度四顆星。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