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君問道:“陛下,我都已經是光桿司令了,你們還不肯放過我嗎?”
劉正回答說:“封神之役尚未塵埃落定,你作為榜上有名的主要成員,不得中途活著退場,得有敬業奉獻的拼搏精神。”
平原君冷笑道:“努力之後,是不是就可以不用上封神榜了?”
諸葛亮插話說:“天命已定,非人力可以改道。雖說人類一直堅信人定勝天,卻只是弱肉強食的一塊遮羞布而已。沒有誰可以逃避命運的安排,就像一枚棋子,陰差陽錯之下跳出了棋盤,就以為自己掌控了命運。殊不知只不過是掉在了地上,依舊處於天地之間,甚至可以說連離開棋房都沒有辦法做到。”
平原君咆哮道:“我不信,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人遁其一。天地總會給人一線生機,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諸葛亮嘆道:“你錯了,即便是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那你依舊屬於這片天地,依舊會受到天地規則的約束。封神之役籠罩的地方,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你所謂的反抗命運,只不過是恰逢其會的認識抗爭的殘酷和沒有盼頭的絕望。不要再掙扎了,一將功成萬骨枯,你的僥倖,會由你的血肉至親買單。天地是公平的,你不願意向命運屈服,就會有你在乎的人為之付出難以想象的代價。”
平原君很糾結,他想要抗爭,也有著足夠的心理準備。他深知一將功成萬骨枯的道理,卻從來都沒有想過,那些變成枯骨的人,卻是他拼了命也要守護的血脈親人。
平原君怒道:“你很無恥!”
諸葛亮冷笑道:“你的實力很強大,也擁有足夠的自保之力,甚至可以讓華夏陣營損失慘重,最關鍵的是從大局出發,你不能死。你有護身符,可是你在乎的那些人沒有,甚至他們在面對華夏大軍的時候,連基本的反抗也做不到。既然我擁有輕鬆破防的辦法,為什麼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與你硬碰硬,輕輕鬆鬆的剪除你的羽翼,那可是信手拈來的事情。”
平原君怒視著諸葛亮,心中的怒火愈演愈烈。
諸葛亮並沒有理會平原君的憤怒,被封神榜鎖定的人,除了屈從於命運的安排,就沒有第二個選擇了。
平原君努力的抑制住了心中的憤怒,放棄了鉗制諸葛亮的打算。
平原君問道:“若是我反抗,會有什麼後果?”
諸葛亮回答說:“會死人,會死很多人!”
平原君問道:“華夏陣營一直提倡一人做事一人當,法不誅心嗎?”
諸葛亮平靜的回答說:“你要是死了,你的兒女若不報仇,那就是不孝;你的朋友若是無動於衷,那就是不義;你的部曲若是忘卻仇恨,那就是不忠;你的上司若無表示,那就是不仁。因為你的份量足夠,與你有關的人別無選擇。流言蜚語的力量,足以讓很多身不由己的人粉身碎骨。”
平原君懂了,一將功成萬骨枯,真正的厲害之處在於誅心。慈不掌兵,針對的是外人,而那些被銘記的枯骨,則是不折不扣的自己人。
努力的奔跑的人,的確可以挑釁暴風雨,可是他身後那些被超越的親朋好友,就得被憤怒的風浪埋葬。
平原君終於有了敬畏之心,他的家人不夠強大,他的強大就會讓弱不禁風的家人,直面與他相同層次的敵人,這就是十死無生的悲慘結局。
平原君嘆道:“家大業大的人,總是容易妥協。”
諸葛亮冷笑道:“沒有辦法,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我們當初也是光腳的,可是經過奮力拼搏,如願以償的穿上了鞋。誰都沒有勇氣重新過回光腳的日子,畢竟習慣了鞋子的保護,就無法忍受光腳的痛苦和折磨。”
平原君終於放棄了所有的幻想,認命的說道:“陛下,請吩咐!”
劉正說道:“你回洛陽城吧,讓姜子牙和司馬懿頭痛幾天,聊勝於無。”
平原君認命的離開之後,如願以償的回到了洛陽城。
司馬懿並沒有召見平原君,而是深夜拜訪姜子牙。
司馬懿向姜子牙請教對平原君的安排。
姜子牙很為難,九曲黃河大陣第四陣破了,楊戩和賈充降了。出了這麼大的事情,總得有人站出來挨板子。
平原君就是現成的替罪羊,收拾起來亦是牆倒眾人推。可是他血戰到底,僅以身免。在這種情況下推出來吸引火力,那就相當於告訴其他人,在拼命的時候都得掂量掂量,拼光了力量會有多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