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快馬加鞭趕到前線,對孟嘗君的誓師隊伍說:“古來征戰,不斬使節,此為大道。平原君失道斬殺雞鳴和狗盜,乃是挑釁秩序。面對如此狂悖之徒,當以雷霆萬鈞之勢滅殺。此番征戰,除惡務盡。”
孟嘗君含淚應道:“遵旨!”
諸葛亮接著補刀說:“派人通知李哪吒,別跟楊戩磨嘰了。圍殺平原君的戰鬥,楊戩和賈充必須要拿出足夠的誠意。”
孟嘗君還想搶救一下平原君,於是就勸道:“陛下,平原君手上有20萬大軍,若是這樣處置了,恐傷天和。”
劉正冷笑道:“孟嘗君,雞鳴和狗盜雖持身不正,然而兩人皆對你忠心耿耿,放過平原君,那會寒了人心。再說華夏陣營已經決定接納楊戩和賈充了,這就是大勢。為了論功行賞的大計,只能對不起平原君那20萬人了。這樣的事情,僅此一次,若有下次,你就準備告老還鄉吧!華夏陣營,不允許弱智臣子站著茅坑不拉屎。”
劉正的語調很平穩,可是他吐露的每一個字,都對孟嘗君的能力充滿了質疑。
雞鳴和狗盜能看明白的東西,孟嘗君怎麼可能看不明白?最大的問題,就是孟嘗君在故意藏拙。
劉正不允許孟嘗君自汙,這才出言敲打。用平原君的20萬人馬,給孟嘗君上一堂人盡其才的課。
孟嘗君離開之後,諸葛亮忍不住的感慨說:“陛下,孟嘗君可以歷經三朝而不倒,看來藏拙的本領華夏陣營無出其右了。”
劉正冷笑道:“演戲而已,他這是無端考驗朕的耐心,華夏陣營,不需要自以為是的弱智。”
諸葛亮問道:“陛下,關於孟嘗君的安排,還有需要調整的地方嗎?”
劉正回答說:“若是孟嘗君獻上平原君的首級,那就證明其執行力首屈一指,可以繼續帶兵打仗。若是孟嘗君擒拿平原君送到中軍大帳,那就證明其人和稀泥的本事不容小覷。帶兵打仗魄力不足,那就軍轉政,丟給他一州之地以觀後效。若是孟嘗君放走平原君,那就證明其人擁有大魄力,放長線釣大魚的謀篇佈局能力相當不錯,可以進入樞密院從事戰略方面的工作。”
諸葛亮聞言,立即按照劉正的思路,給孟嘗君準備任命狀,以及相應的替補人員。
再說孟嘗君返回軍中之後,立即對平原君的營地發動強攻。
平原君蒙受不白之冤,當然找人接連出使,拼了命的向孟嘗君解釋。
孟嘗君不接受平原君的解釋,瘋狂進攻的態勢並沒有片刻停留。
平原君無奈,只得化妝找孟嘗君求情。
平原君怒道:“大戰一起,便是屍山血海,你就沒有一點同情心嗎?”
孟嘗君嘆道:“陛下想要錘斷晉軍的脊樑骨,而你恰逢其會。”
平原君吼道:“我可以死,可是20萬人馬,那都是洪荒大陸的精銳青壯,這樣消耗掉太可惜了。”
孟嘗君冷笑道:“陛下需要這樣的消耗,來化解資源不足的窘境。你我都是棋子,沒有翻盤的機會。”
平原君沒得選擇,人多地少,大家都吃不飽。唯有人為的消減精銳青壯,才有足夠的資源養育活著的人。
看著平原君頹廢的樣子,孟嘗君忍不住的提醒說:“陛下消耗晉軍有生力量,乃是國策,不容更改。只不過楊戩和賈充雖已投靠華夏陣營,此刻並沒有得到華夏軍的認可。你可以從這方面想想辦法,替部下爭取一線生機。”
平原君沉默了,華夏軍使用的乃是陽謀,必須要完成人口消耗的既定目標,至於誰死,那就沒有講究了。
平原君回到駐地之後,立即召集眾將開會,把孟嘗君提供的情報公之於眾。
大將趙括怒道:“將軍,難道咱們真的要做華夏軍的提線木偶嗎?”
平原君嘆道:“跟楊戩的部隊拼命,華夏軍不會針對咱們。這是唯一的生機,咱們不能錯過。”
趙括吼道:“咱們主動送功勳,這是什麼道理?”
平原君解釋說:“弱者,沒有話語權,更沒有資格談條件。接受孟嘗君的安排,尚有一線生機;倘若拒絕,那就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