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姬冷笑道:“你的確沒有私心,可是這不能成為你拿起刀子割勳貴階層和皇室利益的理由。大家當年拼命換來的地位和利益,直接被你削減得僅剩1/10了。這樣的顧全大局,換了誰也受不了呀。勳貴階層的拼命,就是為了有朝一日升官發財,造福子孫後代。可是你這麼一搞,人家祖輩拼命換得的權勢,直接輸給了那些縮頭烏龜的後代的十年寒窗。這樣的結果,換了誰都不會樂意。我不反對唯才是舉的政策,可是好歹也要兼顧一下英雄烈士的利益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徐庶這才明白,原來當初王元姬發難的導火索,竟然是許可權利益集團的廢止勳貴繼承爵位疏。
寒門書生以勳貴階層吸食帝國利益,一門心思的混吃等死,卻沒有同等的貢獻。是以限制勳貴後代繼承爵位,停止財政撥款照顧勳貴後人。
這樣的政策還在討論階段,權臣利益集團就將相應的財政經費挪作他用。
勳貴階層願意安分守己,王元姬當然會厚待。可是財政經費被挪用,那就得勢力背鍋。
勳貴階層認定王元姬卸磨殺驢,於是就鼓搗地方養賊自重。
地方動盪不安,就得耗費大量的軍費平叛。可是權臣利益集團已經把錢的用途都已經安排好了。大家都已經分完果子了,其他人可不會吐出來。
那麼地方的騷亂,就只能讓那些利益得不到保障的勳貴餓兵賠本出擊了。
皇帝差餓兵,搞得勳貴階層的養賊自重亳無用武之地。
那些無以為繼的勳貴階層無計可施,乾脆自己憑藉著祖傳的造反經驗單幹。
王元姬不肯喪失帝國命運的掌控權,就只能忍痛處置徐庶,鎮壓權臣利益集團。
徐庶跌倒,勢力利益分配重新劃分,王元姬重獲勳貴階層效忠,勢力恢復正常運轉。
王元姬知道徐庶的能力,念及舊情才偷樑換柱進行關押,偶爾進入地牢問計。
劉正說道:“勢力越大,和平的持久力越強。在這個時候,以文官為首的權臣利益集團,就會異常的強大。想要維繫文武並重的格局,就得讓勢力高層時刻感受到戰爭威脅。”
徐庶問道:“陛下,為什麼您在起事之初以安定天下,恢復和平為己任,可是真正達成大業之後,反而不敢追求徹底的和平呢?”
劉正嘆道:“戰爭與和平,其實是一對密不可分的矛盾體。軍隊作為帝國的守護力量,戰爭歷練不可或缺。可是發動戰爭,又是為了安居樂業的和平發展。”
那麼問題就來了,沒有戰爭,軍隊就會失去戰鬥力;沒有和平,勢力沒有發展積累的機會,結果就是軍隊缺少後勤保障,沒有能力保護帝國的安全。
還有一個關鍵的問題,就是軍隊沒有頻繁戰事,就會讓優質青壯按部就班的復員,從而為地方留下擁有戰鬥精神傳承的後代。
當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長大成人之後,就會擁有失去約束的反抗者,這對治理地方極其不利。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