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歷史軍事 > 興漢使命 > 第399章 五相制度

第399章 五相制度 (第1/2頁)

推薦閱讀:

順利的回到梅園之後,劉正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安撫後宮,而是召集各部的負責人,提出了五權並立的構想。

所謂的五權即就是醫權,法權,軍權,政權,商權。

醫權即就是醫療衛生體系的有限獨立,所有的百姓都享有平等就醫的權利。在生存面前人人平等,就需要醫權獨立,即就是醫生對病人擁有絕對話語權。

法權就是立法和執法方面的絕對權力,畢竟興漢國一直都是依法治國,法的地位必須要得到鞏固。百姓有法可依,違法必究,這與性別無關,也與年齡無關。不懂事可以原諒,犯了法就必須要接受制裁,保護一個壞人,可能把千萬個好人置入危險的境地,從而降低百姓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確保法權的地位永不動搖,這是實現興漢國長治久安的唯一辦法。

軍權是五權中最重要的核心,也是其他四權的根本保障。軍隊的實力決定法權的尊嚴,其作用就是對內保障秩序和穩定,對外威懾和抗擊敵對勢力的襲擾。

然而軍權又是五權的有機組成部分,無法徹底的分割開來。興漢軍是為了保護百姓而存在的,除非已經脫離了百姓的範疇,否則的話,不應該受到區別對待。

接下來就是政權了,蛇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被興漢軍保護的百姓有四千萬,四千萬個大腦就會出現四千萬種意志,總不能讓每一個人的意志都得到充分的展現吧?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梅園政事堂梳理各級的情況,從而制定出符合大眾要求的標準,從而約束和規範少部分人的行為。

政權其實就是在興漢軍的武力保障之下制定出一個標準和大框架,來執行興漢軍所保護的四千萬百姓的集中意志。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與四千萬百姓的意志背道而馳,一定不會有好結果的。

至於最後的商權,則是伴隨著興漢軍成長而發展起來的新興權利。

從有人開始,就會有不同的需求。最簡單的分工,直接導致了社會交換的萌芽。

如今甚至出了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奇才,梅園政事堂之下,已經分出了十八部,分工越來越細緻,這就導致了商業的繁榮。

專精於種田的人,是沒有辦法制造出精美的綢布。擅長捕漁的人,也沒有時間和能力種田。個人能力的單一化,從而分出了農民,獵人,漁夫,書生,織女,工人,醫生等職業。然而串聯這些職業的人,就是商人。

商人向農民購買糧食,向獵人購買獵物,向漁夫購買海產,向織女購買布匹,然後再把這些東西賣給需要的人,從中賺取差價,獲得相應的利潤。

其實商權的進步就是人類社會的進步,商業的繁榮催生了行業人才的精英化。農民需要不斷的鑽研種田技術,從而提高產量,獲得更多的金錢和認可。其他行業也是一樣,質量和效益直接催生了新技術的誕生。

沒有質量就沒有競爭力,沒有效益就無法佔領市場。確保商權就是引入競爭機制,從而推動興漢國各行各業的發展。

誰最先認識到商權的威力,誰就可以走在時代的最前列。農業是根本,然而小富即安的思想會嚴重製約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土地有限,而人口增長無極限。

按照當前的水平,興漢軍的控制區域可以養活一億以上的人口。

然而按照興漢軍人口增長速度,十年之後就會達到飽和狀態,那之後應該怎麼辦呢?

要是沒有商業的刺激,農民一直靠天吃飯,一旦遇上天災人禍,就是興漢國百姓的滅頂之災。

整個漢室天下,糧食高產地區都集中在中原一帶,那裡有足夠天下人吃的糧食,想要運到幽州,甚至是大草原上,就得依靠商人。

很多書生都習慣了拿著從商人手中買來的筆墨紙硯,寫下錦繡文章來痛罵商家身上的銅臭味兒,這是多麼可笑的行為呀!把忘恩負義說得理直氣壯,這得需要多麼醜惡的嘴臉才敢於信口開河。

興漢軍推崇商業,商人的存在不僅解決了後勤保障上的難題,還解決了虛耗的問題。

安排民夫運糧,不僅會有組織管理上的難題,沿途消耗更是一個大問題,千里運糧的直接後果就是戰爭成本虛高。交給商人來解決就省事多了。

藉助商伍不僅可以降低損耗,還可以有效的避免百姓抗拒戰爭。聞戰則喜的關鍵在於後勤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以及可以合理的減少戰爭對普通百姓造成的傷害。

商權上升為五權之一,有兩個關鍵點:

最新小說: 英雄聯盟之從零開始 西楚霸王:開局進宮假太監 亮劍:不裝了,是我在輔佐李雲龍 我用武功在三國練兵 景泰太子 大唐:開局乞丐,我掀翻了整個盛唐 水滸有天庭 興漢使命 帶著外掛闖三國 重燃1990 明土無疆 我在大唐當秀男 小二逍遙 星際致富日常 天禧盛世 吾乃韓馥之從三國開始 原始人之我是神棍 興風之花雨 我和英雄有約會 大宋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