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見袁紹發愣,忙提醒說:“主公,還是請曹昂到營中一見吧!”
畢竟我們和魏軍還沒有撕破臉皮,不能太過於失禮了。
再者說曹昂也是晚輩,要是拒之門外的話,傳出去也不好聽哪?
袁紹總算是反應過來了,盧門中人逐鹿天下,怎麼著都有理,只是大家的交情沒有斷,對於小輩,也不能像仇人那樣避而不見。
據說曹昂已經是魏王曹操內定的接班人了,曾經與袁熙一起在興漢王劉正的門下學藝,算是結下了一段全新的同門之誼。
晉國的基業早晚都是要傳給袁尚的,此刻的他與曹昂,可沒有什麼特別的交情,不如趁著這個機會讓兩人結交一番。
按照興漢王劉正的說法,那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袁尚能不能成為曹昂的朋友,這關係著袁紹的傳位之心。
畢竟創業容易守業難,要是袁尚只是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袁紹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的廢長立幼,把晉國的基業當兒戲。
袁紹說:“顯甫,你代為父去請子修吧!”
你們都是年輕人,應該可以毫無障礙的交流一番的。
聽說曹昂的世子之位快要定下來了,你也不能弱了晉國的名頭。
袁紹的話似乎存在著歧義,他好像向袁尚承諾了什麼,又好像什麼都沒有說,只是給了一個模疑兩可的暗示。
袁尚可是聰明人,聽了袁紹的暗示,頓時就心花怒放,整個人都精神了很多。
袁紹看著袁尚那喜出望外的樣子,一種濃濃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辛辛苦苦的打下了這份基業,就是要讓孩子們高興高興。
要是孩子們不懂得感恩,還嫌棄老爹佔著茅坑不拉屎,這當爹的得有多失敗哪?
袁尚那真性情的舉動,居然誤打誤撞的解開了袁紹的心結,堅定了他廢長立幼的決心。
袁譚其實也挺不錯的,就是把自己當成了理所當然的繼承人,不僅對袁紹毫無感恩之心,還對他寵溺袁尚心存不滿。
這讓袁紹很不爽,老子打下了江山,人還沒有死呢?
大兒子就開始當家做主了,這要是換了誰,誰也無法嚥下這口氣哪?
怪不得興漢王劉正對子嗣方面不怎麼上心,遇到一個不省心的兒子,再加上一群私心十足的世家。
涉世不深的袁譚,居然敢跟老子對著幹,還美其名曰:堅持真理。
好在袁尚最貼心,一舉一動都讓袁紹感覺到了父慈子孝的和諧畫面。
袁尚跟著躹義,很快就來到了大營之外,遠遠的高喊:“顯甫見過子修大哥!”
曹昂忙回禮說:“顯甫賢弟有禮了,我想拜見二師伯,不知道顯甫賢弟能不能代為引薦呢?”
袁尚打量著曹昂,心中卻是在想——不愧是七叔教出來的弟子,先公後私的理念,似乎已經深入了骨髓之中。
一見面就表明了來意,直接進入了主題。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開門見山哪?
袁尚忙說:“子修大哥誤會了,我就是奉父王的命令前來迎接你的。父王打算在中軍大帳召見子修大哥,請跟我來吧!”
曹昂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顯甫賢弟,是我有些失禮了。父王有親筆信要交給二師伯,我可不敢耽擱了正事。”
袁尚笑了笑,表示可以理解曹昂的行為,主動的替他在前面引路。
曹昂跟在袁尚的身後,兩人彬彬有禮的交談了起來。
躹義見任務已完成了,忙向相談甚歡的兩個人告了個罪,轉身就去巡營了。
聊天打屁好趕路,袁尚和曹昂一頓東拉西扯,居然到了中軍大帳外面。
負責守在門口的親兵校尉忙進去通傳,很快就傳出了袁紹的最新命令。
袁尚引導著曹昂走進了大帳。
曹昂見袁紹坐在王座上,忙上前大禮拜見。
袁紹示意曹昂起身,慢條斯理的問:“子修哪,孟德讓你來找我,有什麼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