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漢軍大將鍾會,奇襲攻佔上艾城,逼降了守城的張南和兩萬晉軍。
山地軍又與鄧艾的背嵬軍前後夾擊,主將袁熙下落不明,大將焦觸戰死,副將朱漢壯烈犧牲。
只有焦觸的親兵都尉焦柳,假傳將令讓八萬晉軍棄械投降。
一直跟隨在袁紹身邊的田豐,在收到這份情報之後,忍不住自言自語——友若,十萬晉軍作為晉身之階,一定要物超所值哪?
世家的命運繫於荀諶一身,百年之後可以見分曉。
田豐想著自家那位處於被放棄邊緣的主公,晉王袁紹的命運還真是堪憂哪?
只不過世家想要生存和發展壯大,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把對主公的忠心擺在至關重要的第一位的。
作為田豐個人來說,他是願意效忠晉王袁紹的。
然而作為世家的田家,絕對不會因為田豐的存在,所以與晉國同生共死。
即便是四世三公的袁家,在晉國的生死存亡之際,也只會選擇放棄晉王袁紹,而不是賭上整個家族的命運。
這就是世家,吸乾了晉王的最後一滴血之後,就會選擇帶著一副空殼子轉投他人,至於失去了存在價值的晉國,就只能成為晉身之階了。
世家教育子弟,以忠誠為本。
只不過這種忠誠,是以個體為單位的忠誠。
當國與家發生矛盾的時候,棄國而就家的人,比比皆是。
就拿田豐個人來說,他對晉王袁紹的忠心,天日可表。
然而幽州的田豫,效忠的是興漢國。
濮陽田家的一個分支,在魏王曹操手下混得風生水起。
甚至還有揚州田家,長沙田家,襄陽田家和成都田家。
世家的資源總是分散的,只要有一個支脈的人,有機會出人頭地,整個世家的延續就不會有問題。
這就是為什麼夷三族的刑罰,通常都是以萬人為單位的。
即便是這樣的殺法,也斷絕不了世家的傳承。
田豐嘆了一口氣,世家為了在興漢國中獲得生存的土壤,荀諶就成了探路的過河小卒。
十萬晉軍就是見面禮,讓興漢王無法拒絕荀諶的投效。
即便是將來晉國滅了國,世家依舊是世家。
袁紹抬起頭,看著愁眉不展的田豐,忍不住的問:“軍師,出了什麼問題嗎?”
田豐回答說:“主公,二公子東進冀州失敗了。”
中山王韓馥拒絕了荀諶的建議,直接歸順了興漢國。
袁熙不甘心俯首認輸,帶領八萬晉軍,以焦觸和朱漢作為大將,進擊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