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說:“既然如此,你專心準備攻城,至於陶洛的騎兵,我會安排人對付。”
只是這登城梯一旦靠上了城頭,就沒有辦法移動了。
要小心陶洛在城頭上放火,畢竟在發起衝鋒的時候,還需要穿越一片火海,那可就大事不妙了。
畢竟當初兩棲軍廣泛使用的登城梯,後來在三軍合練中可是吃了大虧。
無論是移動的拒馬,還是燃燒的木頭,都是登城梯的噩夢。
在城頭上安放拒馬,那就是攻城部隊的天敵。
想要槍挑拒馬,或者是刀劈拒馬,根本就沒有機會做到的。
敵人躲在拒馬後面,無論是拿槍捅,還是拿箭射,攻城的人都只能被動的捱打,根本就沒有辦法還手。
第二天,劉正讓高覽主持攻城,又讓廖化負責對付可能存在的騎兵。
登城梯向城牆方向移動時發出的巨響,直接嚇壞了城上的陶洛。
拒馬對抗登城梯,純粹是治標不治本。
陶洛無奈,只得讓麾下的兩名校尉負責守城,他本人則整頓騎兵,想要出城衝殺,擋住登城梯前進的步伐。
兩千騎兵,在陶洛的帶領下出了城,兵分兩路圍向了高覽和登城梯方陣。
廖化見狀,與另外一名將領分頭迎擊。
在距離登城梯不足三十米的時候,陶洛突然放棄了大部隊,帶著一個小隊朝著劉正的位置突擊。
廖化大驚失色,本能的就想調轉馬頭,回軍保護劉正。
劉正一眼就看出了廖化的心思,當機立斷,讓人敲響了催戰鼓。
戰場上最怕的就是擒賊先擒王,越是忠誠度比較高的軍隊,越容易受到影響。
陶洛輕騎突擊,不僅出乎了廖化的預料,更是打亂了廖化的心境。
畢竟劉正的安危高於一切,救駕的思想己經深入軍心了。
好在催戰鼓響起之後,廖化明白了衝動的後果。
一顆馬蹄釘毀掉一個國家,就是該死的救駕造成的混亂。
似乎三軍統帥部,在計較戰功的時候,救駕永遠都是排在第一位的。
每個人都有私心,為了向劉正表忠心而忽略了戰鬥任務,從而導致了戰場上一片混亂。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算是戰後計算得失,也無法置喙武將們的救駕行為。
就像是現在,廖化差點兒自亂陣腳。
為了救駕而自亂陣腳,在旗鼓相當的戰場上那就是悲劇。
冷兵器戰場上的一場大潰敗,其實就是胡亂救主造成的。
主將戰死,副將論罪當誅,這樣的不問是非緣由,讓各級軍校在出事的第一時間,只能放棄原來的作戰任務,轉而向主將靠攏。
盲目的改變作戰計劃,那嚴重的後果就是兵敗如山倒。
好在劉正久經沙場,第一時間就敲響了催戰鼓。
這就劉正在向戰場上的將士表態——不得亂軍。
難怪軍中大將都不喜歡君主御駕親征,僅僅是救駕的風險,就足以讓所有人都望而卻步。
帶著主公上戰場,十分力氣估計得浪費九分,只剩下一分用來對敵,想要取勝,那就是地獄級別的難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