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孫策軍大營。
孫策又開始頭痛了,面對袁紹和曹操的動作,他又開始折騰自己的腦細胞了。
孫策問:“公瑾,看來編練新軍已經成了一種潮流,咱們孫策軍要跟風嗎?”
周瑜回答說:“伯符,精兵一事,事關孫策軍的臉面,必須要加以重視。”
孫策點了點頭,孫策軍窮啊!
好不容易才折騰出五萬人馬,想要學袁術軍那樣置辦裝備,周瑜會吐血而亡的。
既然全軍掛甲成了一種奢望,就只剩下面子工程了。
關於領兵大將的人選,又是一件讓周瑜頭痛的事情。
孫策問:“公瑾,這統兵將領,應該用誰呢?”
周瑜苦笑著說:“伯符,這涉及到軍權的問題,你得自己做主。”
孫策左思右想,還是不得要領。
最後只能求助周瑜,一番軟磨硬泡之後。
周瑜抵賴不過,只得提供了兩個人選。
第一位是孫策的胞弟孫權字仲謀。
他自從生下來的時候,就是紫髯碧眼。
一雙眼睛閃閃發光,方正臉龐下有著一張大嘴巴。
見過孫權的人,都覺得他形貌奇偉,不同於普通人。
更值得一提的是——孫權自幼以孫策為榜樣。
年僅十歲,就敢帶著一群護衛狩獵猛虎。
膽略驚人,讓周瑜都生出了佩服之心。
假以時日,又是一個孫伯符。
孫策對於孫權,日夜勤加教習,倒也盡職盡責。
長兄為父,可不是一句虛話。
至於第二位人選,就是隨父投效孫策軍的全琮字子璜。
全琮的父親全柔,是先帝時期的孝廉,授官尚書郎右丞。
董卓進京之後,全柔因為不滿董卓的惡行,於是就棄官歸鄉。
後來聽說孫策軍在長沙響應矯詔,參與酸棗會盟,繼而聯軍討董。
大喜過望的全柔,帶著一家子人,到長沙投奔孫策軍。
只可惜全柔遲到了一步,孫策已經帶兵北上了。
留守長沙的程普,盛情接待了全柔父子。
並且任命全柔為孫策軍都尉。
諸侯聯軍分崩離析之後,興漢軍開啟了青州攻略。
孫策軍也不甘寂寞,派人快馬傳訊長沙留守程普,攻略郡縣,擴張勢力。
程普得令之後,派遣都尉全柔。
帶領三千長沙郡兵,南下攻打桂陽。
全柔果然不負所望,替孫策軍奪下了桂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