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是不可能存在的職業,畢竟國與國之間的商業貿易,若是中間存在著翻譯,出了什麼問題,把責任往翻譯身上一推,又會是無休無止的扯皮。
劉忠定下了一個霸王條款——凡是想要,與忠勇海商貿易集團,做生意的集體或者是個人,都得講漢語。
用劉忠的話來說——大家都當面鑼,對面鼓的進行交易,沒有中間環節。
食品安全大於天,若是不懂漢語,造成了溝通上的障礙,最後出了什麼問題的話,難道還要怪忠勇海商貿易集團,只用了漢語進行推廣的嗎?
為了彼此的身心健康,講漢語是合作的前提,否則就免談。
劉忠很霸氣,讓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起步,特別的艱難,差一點兒就破產了。
這還是劉正得知訊息之後,立即注資一億貫,又制定了興漢軍對外食品貿易安全新標準。
讓忠勇海商貿易集團,旗下的速食生產公司,嚴格按照新標準,進行生產和包裝。
劉正更是大開方便之門,用興漢軍軍用食品生產標準,向劉忠提供技術支援。
最後,提供了價值兩億貫的軍需訂單,這才挽救了忠勇海商貿易集團。
劉正只有一個理由——劉忠的漢語政策,值得興漢軍大力扶持與投資。
烏桓樓班,是第一個與劉忠合作的人,迫於無奈,只能讓烏桓人講漢語。
至於漢語的具體選擇,劉忠選擇的是——興漢軍普通話。
也就是按照劉正的講話習慣,進行歸納整理,正式定名:漢語拼音,並且制定了相關的音調標準。
以調定字義,以音取詞義。
劉忠這麼做,不是為了拍馬屁,而是讓那些,接受了漢語拼音的人們——他們講出來的話,要讓每一個興漢軍戰士,都能聽得懂。
無障礙溝通,才能減少誤會。
畢竟生命只有一次,一旦發生什麼語言上的誤會,那是要流血犧牲的。
後來,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霸王條款,被興漢商會的張世平會長,確立為:
興漢軍普通話,作為興漢商會貿易談判與交流的,唯一指定語言。
一切形式的法律條文,以興漢軍普通話的行文標準,進行制度化。
當然了,既然是行業新標準,又是霸王條款。
一開始很多人是堅決抵制的,然而美食的誘惑,總會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接下來的狀況,就是滾雪球了。
這就形成了,一種奇怪的現象——興漢軍戰士,拼命的講方言。
然而當地的百姓呢?
義無反顧的講起了,興漢軍普通話。
這讓各地的漢室百姓,接受起興漢軍的各項政策的時候,根本就不存在,溝通上的障礙。
文化上的統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統。
……
劉正送走了劉忠之後,就不再過問十常侍的事情了。
興漢軍關於十常侍的情報,一律進行了封檔處理。
然而關於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檔案,卻是橫空出世了。
坐在秘密基地的個人空間裡,劉正開始了——探索傳國玉璽的奧秘。
喜歡興漢使命請大家收藏:()興漢使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