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說:“犯了罪,就得改。一死了之,想得太簡單了。”
劉忠問:“怎麼改呀?”
劉正想了想,既然劉忠,善於斂財,就讓他二人,組建一支船隊,開海經商。
劉忠也想挑戰一下自我,於是就同意了。
只是苦於沒有本錢,劉正大筆一揮,簽下了一張五千萬貫的銀票。
這是興漢錢莊試行的票據,可以在興漢軍控制下的,錢莊之間流通。
至於仿冒,破壞行規的人,終究會受到懲罰。
再說以劉正的防偽手段,別人想要造假,也得有那個技術才行。
劉正說:“興漢軍有意開海,商隊是先鋒,目標是賺錢,賺大錢!”
這些錢,作為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啟動資金,讓劉忠和劉勇的新事業,開始起步。
劉忠問:“侯爺,你就不怕我們,只拿錢揮霍,不辦一點實事嗎?”
劉正回答說:“這些錢,是你應得的,至於怎麼花,我都沒有意見。”
劉正的言外之意——人總得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要真是爛泥扶不上牆,也沒有必要留著了。
劉忠問:“忠勇海商貿易集團,賺的錢怎麼分配呀?”
劉正回答說:“按照興漢軍的法律,照章納稅就可以了。”
至於其他的錢,劉正沒有越俎代庖,只是提出了一個建議——擁軍愛民。
劉忠的前半生,禍害百姓,無惡不作。
對漢室百姓,欠下了累累血債,就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彌補吧!
跟隨著興漢軍的腳步,一路向前,用忠勇海商貿易集團賺來的錢,替新納入興漢軍,控制範圍之內的百姓,重建家園。
劉忠已經犯下的罪行,是永遠都無法抹殺的。
然而作為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的掌舵人,劉忠可以辦實事,辦好事,不圖留個好名聲,只求能夠贖罪。
讓漢室的百姓,少一點哭聲。
這是劉忠等人,唯一的出路。
劉正心想,劉忠是罪大惡極之人,然而他賺錢的本領,勿庸置疑。
不如發揮他的特長,用賺來的錢,幫助漢室百姓,脫離苦難。
劉忠帶著劉勇,離開了梅園。
據說他們,拿著劉正的手令,去了泉州城。
兩人先到了南山大學,泉州分校,系統學習了半年。
隨後,他們又加入了,糜氏海商貿易集團,以掌櫃之身,跑海商船隊兩年。
五年之後,忠勇海商貿易集團,掛牌成立了。
專業推廣漢室美食,向海外輸送,漢室的飲食文化。
讓化外之民,講漢語,進漢食,行漢禮。
當他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方式之後,就會從心理上,認可漢室的文化。
忠勇海商貿易集團,第一步是推廣美食,第二步是推廣啟蒙教育。
誰想要與劉忠的集團做生意,就得講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