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關下,守關鬼卒對劉正等人的通關令牌進行了查驗,核對無誤之後,才開啟路障,放劉正一行人進入關城。
關城南面,建義舍無數,供往來商旅行人打尖食宿。
說起這義舍,就不得不介紹其淵源。
東漢安帝年間,有徐州豐縣人張道陵於巴蜀鶴鳴山巔開壇佈道,奉老子為聖賢,敬道德五千真言為經典,效仿聖人孔子,收徒眾三千,立二十四治,遍佈漢中各縣。
安帝歿,太后廢先帝太子劉保,立少帝劉懿,外戚專權,婦人聽政。
少帝福薄,在位七月便逝去了。大臣江京奉太后閻氏之命,降罪廢太子劉保。
中官孫程,心懷忠義,智除江京,迎奉劉保為新帝。
劉保繼位之後,為除太后閻氏,怨恨朝中大臣多為閻氏黨羽,不可大用,遂寵信中官,以固權勢。
孫程等人得勢之後,被漢帝劉保引為心腹,密謀害了閻太后。
閻氏外戚,盡遭屠戮,唯餘一子,是那閻圃之父。
入得鶴鳴山中,拜入天師道,向天師張道陵哭訴家門不幸。
歷時十餘日,聞者傷心,聽者落淚。
天師感念其孝悌,親率精銳鬼卒八百,與閻父一道北上,入北邙山中,廣佈教義,招納教眾,謀誅中官,報家仇國恨。
天師張道陵,詐稱得道飛昇,常演示天地異象,又有閻父為謀,編練鬼卒以為大用。
時值天子病危,欲求長生。
中官江康,獻媚漢帝。並言天師法力無邊,可敵鬼神。
漢帝聞言大喜,遣使入北邙山,宣詔天師。
天師恨漢帝忠奸不辯,好壞不分,拒不奉詔。
漢帝大怒,令北軍萬人圍攻北邙山。
歷時三月有餘,天師道山窮水盡。
天師張道陵和長子戰死,閻父率精銳鬼卒且戰且退,護送天師膝下二公子張衡迴轉鶴鳴山之後,終因傷重,不治而亡。
張衡悲泣父兄慘死,無心教務,專司奇淫技巧,傳位於長子張魯。
張魯自幼聰慧,見識不凡,胸有宏圖大志,得到了閻圃的效忠之後,重新整頓教眾,自號師君,設祭酒與護法,建立了全新的管理體系,更為有效的統領教眾,割據一方。
張魯以精銳鬼卒為護法大軍,分別由左護法張衛和右護法楊昂統領。
一時之間從者雲集,天師道勢力大增。更有百家後人,入事天師道。
張魯見大局已定,又命令祭酒楊任,於各縣廣置義舍,免費為往來商旅行人提供食宿。
漢中郡治南鄭,成為西南商賈雲集的貨物集散地。
漢中偏安一隅,商業興旺。張魯釐定捐稅,所得錢糧,大部分都用來賑濟逃難的百姓。
有流氓無賴,不事生產者,一經舉報,罰修繕道路,為勞動改造之始,這一壯舉,千年沿用,自是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