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意識到,今天有些孟浪了,話說多了。本來只想議大赦和錢政兩件事來著,都已經完事了,沒成想讓弘曉這個熊孩子給拐到溝裡了。
賤兮兮的問什麼造銀幣的機器,自己因為銅礦的事太過得意了,結果一下子沒摟住,議到海禁和通商去了。後來更是說走了嘴,把要滅小日本的話都露出來了。
新皇上一下冒出來這麼多稀奇古怪的想法,甚至還要推翻執行了近百年的海禁政策。自己弄得太猛了,這太反常了,不知道他們幾個下去後會怎麼想?
今天犯的錯誤有點兒低階,看來要學餘則成,嘴上說說容易,做起來太難了!自己離一個合格的潛伏者還差得太遠。得想一下補救的措施,儘量別讓這幾個人的反彈太過強烈。
允祿幾個人從重華宮出來,弘晝拉著弘曉徑直奔東華門去了,因為和親王府在京城東北,怡親王府在正東,朝陽門裡的頭條衚衕,他倆人走東華門回府是最近的了。
宮裡原來有規定,只有上了年紀的軍機大臣和上書房大臣才有資格走東華門,其他人出入紫禁城,一律走西華門。
但是弘晝自打獲封和碩和親王,開府建牙,住進了鐵獅子衚衕的和親王府,就自顧自的走東華門,守門的有幾個膽子敢攔他?久而久之,連雍正也默許了。
弘曉借了弘晝的光,雍正因念及故去的允祥,也特旨準他出入東華門。
莊親王府和果親王府卻都在京城的西北,因順路,平時從宮裡出來,允祿和允禮兩個人經常是兩頂大轎,一前一後回府的。
今天允?有心事,出了西華門,他故意磨蹭著不上轎,待鄂爾泰和張廷玉升轎走了之後,他對允禮說:“老十七,坐我的轎,說說話。”
允禮也不說話,只是將手一讓,允祿先進了大轎,允禮跟著進來,坐在了允祿對面。
允禮的轎伕抬著一乘空轎,跟在允祿的轎子後面,加上護衛和長隨,一大溜人逶迤向北去了。
經過片刻的沉默,允?開了口,聲音低低的:“老十七。”
“唔?”
“你覺不覺得,皇上登基之後,與以前有什麼不同?”
“十六哥,你覺出什麼來了?”允禮也是一個滑頭。
“嗯……”允祿沉吟著說道:“只是隱約覺得,皇上登基之前與之後,有些想頭不一樣了,有些地方竟前後矛盾,令人費解。”
“不知你怎樣看?這只是我們兄弟私談,絕不外傳,你但說無妨。”
“十六哥,你見的是,我也有同感。但若細想,也不難理解。新皇繼位,說的都是敬天法祖,可誰肯真的處處都照著前頭的做?誰不想乾綱獨斷,有所作為?”
喜歡潛伏在大清請大家收藏:()潛伏在大清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