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小徑的盡頭——
老太太佝僂著站在樹下。她渾濁的眼裡,流下一行淚。
淚沿著她臉部面板的褶皺縫隙,一點一點滑行,像穿越幽暗的死蔭之地。
這是一張飽經滄桑、習慣在柔軟與冷硬之間切換表情的臉。
她低聲自語,像辯解、又像求取寬恕:
對不起,我的媳婦也懷孕了。
這是我必須做的選擇。保護家人!
這是老太太,用過往積累的善行,誘殺的第五條流浪狗。
人性的灰度,是夾著善惡的中間地帶,一面向善,趨於光明;一面向惡,比鄰黑暗。
誰也猜不到,它會在何時何地何種情況下,選擇行善,還是作惡。
而這一次,在強大的病毒面前的無力感,令一向善於欺軟怕硬的人類,開始攻擊比自己更弱小的種類。他們將死亡的恐懼、對病毒的怨恨,都發洩在動物身上。
他們忘記了,地球不只屬於人類,地球也屬於這些動物。
他們忘記了,在病毒面前,這些動物也只是無辜的宿主。
他們軟弱的暴行,讓這些無辜的動物,沒有死於病毒的襲擊,而是死於人類鄰居之手。
對於生活在城市裡的動物來說,人類才是最可怕的病毒。
城市裡打狗殺貓的暴行彷彿得到預設一般蔓延開。
隨著被病毒傳染的人數激增,恐慌更加泛濫,即便健康的家畜寵物,在人們眼裡也成了病毒的隱形攜帶者。
有人開始丟棄家裡的寵物貓、寵物狗、寵物小倉鼠……
便有穿著衣服的貓貓狗狗也加入了流浪的隊伍,開始惶惶然然地在陰暗的角落裡逃竄。
然而寵物們,天生對人類缺乏警惕性。
懵懵懂懂的它們,完全不知大禍臨頭,只要有人拿著他們熟悉的食物出來誘哄,便一騙一個準。
甚至有時候都不需要食物,一個善意的眼神、一個蹲身拍膝蓋的動作,就能把它們引到跟前搖尾巴。
這些小貓小狗臨死時,還在妄圖獲得人們的寵愛,想要有雙溫柔的手,能夠重新順著它們毛發生長的方向輕輕撫摸。
它們一輩子也搞不懂人類。
為什麼人們可以,愛的時候一擲千金,棄的時候如避洪水猛獸。
其實,有時候人類連對待自己的戀人也是如此。
反倒是本就嘗遍了人情冷暖的流浪狗們,與人類鬥爭經驗越來越豐富,往往能逃離城市,躲去郊外。
沈肆家中,小古憂傷地看著正搖頭擺尾,將胖臉埋在食盆裡,呼嚕嚕吃著狗糧的魯魯。
“知道有多少你的同類現在倒黴了嗎?”小古用手撇了一下已經快要蓋住眼睛的劉海,新一輪的病毒開始蔓延後,他已經好久沒去理發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