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了劉勇這個阻礙,劉萬程對二分廠的改革,開始逐漸加快步伐。
首先,他撤銷了營銷科,將分廠原材料採購這一塊,從營銷科分離出來,歸分廠辦公室直接領導。
辦公室設主任一名,負責所有分廠供應商管理以及分發福利,下達生產指令等所有雜務,配一個採購員,一個傳達員。
原來分廠有個辦公室主任,是原分廠的老車間主任,快退休了,基本屬於在這裡養老。劉萬程直接賦予了辦公室新的職能,那個老幹部就力不從心了。他直接不讓老幹部上班了,在家等退休就行了。
新的辦公室主任,劉萬程讓張靜幹了。這娘們兒別看勢利眼挺厲害,論跑腿傳話,還是完全可以勝任的。
最關鍵的一點,她和劉勇搞的那一出,直接轟動了整個江山機器廠,她變名人了。
不過這個名人不好當。在當時“破鞋”這個詞,還在廠裡職工口中流行。而張靜,就是所有人都知道的“破鞋”了。
原本,像她這種情況,過去分廠不是沒出過,一般都是給找個不引入注意的崗位安排了算完。按照這個原則,張靜會像以前一樣,回到三車間去幹磨工。
劉萬程沒有這麼做,反而給她升了官,這對她自己,對她以後和老公重新處好關係,都有莫大的幫助。
劉萬程就是要張靜感激他,抱著對他的感激,她才能真正為他賣命。這也是一個為官之道。
同時,劉萬程也明白告訴張靜,任命你做這個位置,我是頂著很大壓力的。如果你做不好,連我都要被你搭進去,到時候別怪我讓你下車間幹活。
張靜由此對劉萬程千恩萬謝,哪有不肯賣命的想法?
另外,劉萬程把分廠材料庫也交給張靜管理。哪些材料必須常備,哪些東西不用常備佔用資金,把“零庫存”的概念灌輸給她。
這些都是劉萬程在以後的工作中,結合著一些管理理論知識和鄉鎮企業的實踐,琢磨出來的。
張靜爆發了極大的工作熱情,做好主任工作的同時,盯著庫管員盤庫、製作表格。一個月的功夫,所有供貨商都理清楚,供貨月結制度建立,供貨質量出現問題,還要對供貨商進行罰款。
供貨月結,相當於只要材料儲備不超過一個月,分廠就等於沒有被佔用資金,這才是“零庫存”的真正含義。
劉萬程的“零庫存”概念,為分廠騰出了二十多萬的流動資金,看得張年發一愣一愣的。劉萬程這小子這些招數都是從哪學來的?
當然都是從實踐中得來的,有些甚至是張年發總結出來的,只是被劉萬程結合著現代管理,給“資料化”了,現在的張年發還沒倒過悶兒來。
有制度和好的辦法,還得有好的執行人。在這一點上,張靜當然功不可沒。看著她搞出的成績,所有反對她的人只能閉嘴,這也讓她重新拾起了希望,再一次昂起頭來做人,也算是劉萬程暗地裡傷害人家的一種補償吧。
成功把採購權收歸分廠之後,劉萬程開始整頓銷售。
過去是供應忙,銷售清閒。現在,劉萬程要徹底反過來。
過去由於耗材倉庫沒有消耗速度記錄,不能做提前預判,基本上是採購每天都得出去買東西,就是缺個小螺絲,也得跑一趟。浪費了差旅費不說,一個採購都忙不過來。
現在,張靜把倉庫內所有的消耗材料做了統計,並整理出來每月各種耗材的消耗速度,列成表格,就一目瞭然了。
採購員只要按照這個表格,每月跟供應商聯絡一次,把所有耗材一次補齊就可以了。而且,一次採購的數量大,不用採購員出去,供應商就給免費送來了,到月底結清賬目,還不用佔用分廠資金。採購員也不用天天出去跑了,清閒下來。
而過去的銷售員,則是天天坐在家裡等著客戶上門,價格不合適還不願意搭理人家,典型的計劃時代官老爺作風。
這一次,劉萬程要徹底改革了。銷售員改稱業務員,業務員取消坐底工資,工資直接和銷售成績掛鉤,沒有銷售成績,就沒有工資。
業務員跑業務,分廠不投入任何資金,跑來業務額的4%,就是業務員的工資和費用。你跑來一萬塊錢的活,裡面就有你四百塊,跑來十萬,你就拿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