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沒成想,剛走第一步,就這麼艱難。
劉萬程的試驗失敗,讓分廠下邊好多人都有意見,特別是那些認為自己有資格成為副廠長,因劉萬程的上位,失去了希望的人,這會兒都私下裡找張年發,勸他終止這個試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劉萬程太年青,不適合做領導,還是回去做技術工作比較好,拔苗助長的事,終究不靠譜。
劉勇更是直接把事情捅到總廠,連總廠生產副廠長袁佩華都打電話過來詢問了。
張年發麵臨的壓力,比劉萬程要大的多,但他還是咬牙挺著。他知道劉萬程年青,在這樣的情況下,指揮下邊的幹部會更加困難,甚至會產生矛盾。所以,具體工作都是他親自上馬指揮。劉萬程需要什麼,需要怎麼做,都由他來安排,儘量站在第一線,做劉萬程的擋箭牌,讓他專心去研究模具存在的問題,不斷改進。
這一切,劉萬程都看在眼裡。
看來,他當年對張年發的看法,有許多是不對的,這是個敢想敢幹的真漢子。他不是糊塗蟲,而是處在這樣一個轉變的時代,心裡有太多太多的無奈。但他認準了劉萬程是對的,就會冒著自己十幾年在廠裡樹立起來的名聲和威望,被劉萬程徹底毀掉的危險,全力支援他。
張年發當年不提拔他當副手,一定是有道理的。那時候的他,恐怕真的不適合坐在副廠長的位置上。恐怕就是現在,他也沉不住氣,鬥不過像劉勇這樣玩弄權力的老油條。
要不是張年發關鍵時候力挺他,他這個副廠長還真做不下去。
如果,國企裡像張年發這樣的人還大量存在著,還是有希望扭轉乾坤的。
如果這個改進齒輪製造工藝的試驗失敗,劉萬程的聲譽和威望將受到直接衝擊。那麼,接下來的,一系列對二分廠『揉』進現代管理理念的改革,就會因為大家對他的不認可而變的十分困難,甚至毫無成功的基礎和希望。
所以,這個試驗,對劉萬程來講,是不可以失敗的。
他也知道自己現在已經處在一個十分危險和尷尬的位置上,沒有任何退路。他不再多說廢話,只是帶著技術科的幾個人,利用第一套模具,反覆『操』做,確定每一個缺陷的形成原因,制定改進方案。爭取第二套模具一次『性』成功。
試驗主要要在一車間進行,一車間主任是抱著看笑話的態度來看待劉萬程的試驗的。在張年發的督促之下,他不得不抽調幾個工人幫著劉萬程搞試驗,卻是暗中製造各種藉口阻撓試驗順利進行,更不會主動去配合劉萬程。
劉萬程也不在乎這些,試驗缺人,他就親自下手『操』做。換上工作服,親自進一車間的鍛壓工房,親自去燒火加熱圓鋼。
那時候還沒有部門查環保,鍛壓工房裡的加熱爐,都是燒煤的。
鍛壓工房裡濃煙滾滾,空氣錘的嘶吼振聾發聵,一錘下去,“咣”一聲巨響,地面都在震顫。劉萬程一身藍工作服,小臉抹的烏黑,哪裡人手缺了,他就頂到哪裡。
技術科的幾個技術員,也都換了工作服,跟著劉萬程進鍛壓工房,連韓素雲都來了。
他們都參與了第一階段的試驗,這裡面,也飽含著他們的心血!他們比誰都瞭解情況,都知道有成功的希望。都和劉萬程一樣,對失敗心有不甘,憋著一口氣。
參與試驗的工人人手不夠,除卻空氣錘『操』縱和鍛打切料這些別人幹不了的技術活由鍛工工人來幹,其餘的就都是技術員們在頂著了。
劉萬程始終盯在鍛工工房裡,一個專案白天沒弄清楚,晚上接著幹。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哪來這麼大的熱情,當初答應張年發,他只是為了能拿總廠的年終獎,就是為了賺錢。可這哪兒是賺錢啊,這是玩兒命!
喜歡重回下崗時代請大家收藏:()重回下崗時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