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轉身後沒有再回頭,披著兩肩月塵漸行漸遠。唐鈞望她遠去的背影,在月下一聲輕嘆。
前路可能是破碎泥濘,她終是披荊斬棘去了。
歷時半月有餘,一路沿著兵驛住宿最終抵達長安,憑借諭旨進入明德門,朱雀大街上一派繁華喧鬧氣象。
穿越市井街衢,唐頌嗅到了活人的氣息,原來長安九月的風是暖的,她肩上的狼皮大氅顯得有些多餘。
入皇城入大明宮都應遵循“左進右出”的規矩。於是唐頌在皇城最左側永安門處下馬,交出諭旨和鞶囊自證身份。
見她一身胡服打扮,兩鬢紮著辮子。永安門侍衛上下打量她,遲疑地問:“有無戶籍證明?”
等她把戶籍文書呈送,門上侍衛們查驗後仍不敢放鬆,其中一人壓低聲,交待另外一人道:“去請將軍。”
正說著左右監門衛將軍林策從門內走出,一手跨著刀問:“怎麼了?”
抬眼撞上唐頌的注視,他一怔,拿了侍衛手裡的鞶囊來看,邊看邊讀:“甘州高寨烽堠烽帥唐頌。”
“甘州都督府上的人?”林策道:“甘州都督我熟,唐烽帥我瞧著面生。”
再細看一眼,騎行席帷下,一雙眼眸撥雲見霧直視而來,日光下澈,掠過嶙峋眉黛,在她眼池裡積滿熠熠金箔。
唐頌拱手解釋,“京中卑職來的少,將軍自然眼生。”
林策皺著眉一直看她,突然問:“烽帥可與安邊侯相識?”
唐頌回道:“安邊侯是我兄長。”
一幫侍衛看她的眼神陡然一轉,變得肅靜。林策拱手回禮,笑道:“失敬失敬,恕我眼拙,原來是貴客。”說著看向身邊其他侍衛,命令道:“放行。”僅憑幾句交談就能辨別出她的身份,可見皇城侍衛眼力非凡。
看她往門洞深處走去,侍衛們嘖嘖稱奇,“到底是武將家的出身,隻身一人就敢入長安。”
林策看她背影,評價說:“是個人物。”
皇城內,各部各司衙署密佈,井然有序的排列,接待唐頌的是吏部郎中鄭楷,職掌文官的官階品軼。
三年前河州一役,武寧侯父子戰功顯赫,威名遠揚,皇帝欽賜唐氏兩個侯爵。有父兄的威望加身,鄭楷這位從五品上的官員對待唐頌的態度也十分客氣,“聖上口諭,皇城裡的官由烽帥隨便挑隨便選。”
唐頌開門見山,“出來乍到,我對長安不熟,也無任何資歷,所以想找一個街面上的職位,方便在京行走,左右街使,掌六街徼巡。請問鄭大人,街使一職可有出缺?”
未料她目的這般明確,鄭楷聽愣了,“街使屬於武官,若烽帥屬意街使之職,還需兵部斟定。”說著看向下屬司封主事範祿道:“去請兵部在職的大人。”
兵部職方員外郎狄述到來時臉色匆忙,簡單寒暄過後,又派人傳來左右監門衛將軍林策和左右金吾衛上將軍宋白群。
狄述吩咐道:“你們兩衛分別負責門籍和巡查,唐烽帥的門籍今天辦下來,呈報刑部,保證她今後出入無礙。”又看向宋白群道:“唐烽帥暫為街使,左右街使由你們衛管轄,你負責安排她的職位住宿。”
等他話落,林、宋兩人齊聲應是。狄述走的也匆匆:“好,那我就先走了,兵部還有事要忙。”
兵部職方郎中、員外郎負責城隍、鎮戍、烽堠、四夷諸事。身為甘州高寨烽堠的烽帥,有些事情唐頌恰好可以與狄述對接。
“狄大人請留步。”她開口道。
狄述被她叫回頭,有些不耐地問:“還有何事?”
唐頌行禮以示歉意,“據卑職所知河隴的軍糧還未撥調到位,狄大人可知因何故?八月都賬是否已經結算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