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漢離笑了笑,棕扇再搖,腳下虹橋起,他慢悠悠上了橋,人隨橋走,橋趕流雲,很快就消失不見,沒了蹤影。
觀世音菩薩看了一眼,玉容有光,對木叉道:“我們下去吧。”
“是。”
木叉答應一聲,口中唸唸有詞。
轟隆隆,
只聽一聲木魚之聲,重若雷霆,然後所有陰翳一掃而空,顯出澄明天穹,祥雲萬道,瑞彩千條,重重疊疊,觀世音菩薩顯出大慈大悲之相,佛光沖天而起,瀰漫整個時空。
自長安城,到整個大唐,甚至南瞻部洲的不少疆域,都看到佛光,聽得佛語,感動於大慈大悲,救苦救難。
“南無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現身,喜的個唐太宗,忘了江山;愛的那文武官,失卻朝禮,齊齊誦讀佛號,聲音連綿成天。
在其中,金蟬子轉世的玄奘最為耀眼,口中唸誦佛經。
觀世音菩薩看向玄奘,開口說話,聲音不大,但傳到每個人耳中,如黃鐘大呂,道:“剛才法師所講,乃小乘之法,度不得亡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大唐皇帝聽了,愈加歡喜,大聲問道:“敢問菩薩,不知如何可得大乘佛法?”
菩薩答道:“在大西天天竺國大雷音寺我佛如來處,能解百冤之結,能消無妄之災。”
“原來這般。”
唐太宗喃喃自語,目中有光。
觀世音菩薩顯出法相後,唸誦了一段經文。
眾人聽得如痴如醉,愈發對觀世音所說的大乘佛法嚮往。
再過一會,觀世音見時機差不多了,於是收了祥雲,散去金光,消失不見。只有餘音響徹,相互碰撞,化為一道佛偈,在半空中搖了搖,落到大唐皇帝跟前。
大唐皇帝撿起來,展目一看,就見佛偈額上寫: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大乘佛法,端的不可思議。”
唐太宗手都在顫抖,然後環視左右,問道:“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
話音剛落,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
唐王一看說話之人,原來是剛才講經的玄奘,不由得自自然然露出笑容,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
金口玉言,說話算話。
唐王沒有任何停頓,拉著玄奘,來到寺裡佛前,與玄奘拜了四拜,口稱“御弟聖僧”。
玄奘感謝不盡,清秀的面容上滿是堅定,話語鏗鏘有力,道:“陛下,貧僧有何德何能,敢蒙天恩眷顧如此?我這一去,定要捐軀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經,即死也不敢回國,永墮沉淪地獄。”
在佛前拈香,以此為誓。
聲音在廟宇中迴盪,彷彿若金鐘。
接下來,玄奘剛回到洪福寺裡,就有一個小和尚站出來,大聲道:“師父啊,聽說你要助唐王上西天取經。嘗聞人言,西天路遠,更多虎豹妖魔,弟子不才,願意跟師父一起,給師父牽馬挑擔,抵擋危險。”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