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豐展目看去,見四下山雲漸低,溪頭落葉,翩翩墜下,打著兒,慢悠悠的,似乎在留戀枝頭的美好。
谷深篩金,樹色沉沉。
碧山如攢,落日後,晚煙橫生。
人在山中,山映青水,水浸煙綠。
整個畫面,看上去精緻非常,但沒有任何的聲音發出。
是的,沒有水音,沒有鳥鳴,沒有蟲唧唧。
在四方,有一種死寂,來回激盪。
李元豐十隻眸子亂轉,自其中激射出慘綠的光,蘊含一種力量,要擊破眼前的不同尋常,見證真實。
目光一出,整個畫面如同活過來一樣,山變得鮮亮,水變得澄清,葉子變得有秋的氣息,層層捲過來的空間,如同絕世寶圖被一點點捲起來,人在裡面,難以自持。
李元豐的臉色第一次變得這麼難看,陰沉的幾乎要滴出水來。
他憤怒的絕不是龍宮和佛門的圍剿,畢竟他自身是要拿兩大勢力當投名狀,主動出擊的,雙方存在根本的對立,相互廝殺相互算計是常態。
他憤怒的是,自己無聲無息著了道。
即使感應到殺機,有所準備,但好像還是被一條無形的線牽著,按照別人準備好的棋路,一步步走入陷阱。
天象境,頂天立地,縮山擒河,妖力縱橫無敵,能夠和仙人抗衡而不敗,但鬼車真身的缺陷前文也提到過,不明天機,一葉障目,就會懵懵懂懂。
強橫的壓力,也無法對付步步牽引的潛移默化。
這種有力使不出來的感覺,糟糕透頂!
實際上,自從疑似人間界的大唐世界回來後,得天之幸,推演出《九天生妖神變經》,李元豐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短板,正是這樣,才能夠在鈞元宮那一片水域大殺四方,讓海上仙門的人都不可奈何。
可現在,對上仙家人物,準確的說,不知道多少仙家人物聯手的縝密算計,神變經的境界跟不上了,成為短板。
“短板,”
李元豐的陰神長眉一挑,環佩無聲無息出現,懸於自己身後,玉佩後面的世界充塞於眼瞳中,摺疊變化,光怪陸離,瀰漫著不一樣的氣機。
待此間事了,定然得去走一趟,爭取完善《九天生妖神變經》。
在西遊劇本中,絕不容許有這麼明顯的短板。
在李元豐思考的時候,四下畫卷角落上翹,氤氳紫青,上升百尺,託舉月明之珠,熠熠生輝,旋即下折凝成華蓋,流光溢彩,見之忘俗。
在東方,華蓋之下,立有一中年人,頭戴金冠,身披滄海法衣,上面繡著龍門姿態,腳下水浪滾滾,金瞳璀璨,凜然生威。
中年人頂門之上,慶雲連綿,清亮如水,隱隱有一寶印沉浮,被三花托舉。
觀其氣象,居然是龍宮真仙。